中国共产党军民关系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18:41
纵观历史,强国的崛起,无不做到了理性认识军民关系,协调统一军民关系,科学处置军民关系。军民关系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对社会经济和国家综合实力产生重大影响。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开始,一直高度重视协调统一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军民关系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军民关系经历了从革命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变迁,从简单、复杂到高级阶段的形态演化。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发展军民融合的系列思想,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重要指导理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将开创军民关系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国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共产党军民关系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实践的研究,首先由历史的维度出发,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军民关系的变迁与演进过程,通过分析党的历届领导人对军民关系的探索和实践,形成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军民关系历史考察内容,轮廓出一条中国共产党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路径。进而通过深入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内涵、意义和特征,阐释军民融合的...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况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一)选题角度的创新
(二)提出观点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军民关系的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军民关系
(一)军事力量发展以生产力增长为基础
(二)物质利益关系对立是导致战争的必然原因
(三)人的主体是促进军民关系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
二、列宁、斯大林论军民关系
(一)社会主义的生存方式是“向战而生”
(二)战争的不可避免性与无产阶级武装革命的必然性
(三)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关于军民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党成立初期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军民一致”
(一)建设经济战线
(二)密切联系群众
(三)严肃军事纪律
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军民兼顾”
(一)全面动员抗战
(二)开展双拥运动
(三)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平战结合”
(一)牢固军民血肉联系
(二)动员人民积极支前
(三)调动民间后勤补给
四、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军民两用”
(一)三次重大决策
(二)军队参与生产建设
(三)军民分割的实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前关于军民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民结合”思想
(一)重视军品优先
(二)保军转民决策
(三)借助市场机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寓军于民”思想
(一)部分军队要素社会化表现为“寓于”
(二)国防服从经济规律体现出“协同”
(三)国防助推经济发展体现于“竞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更高的战略的定位和规划
(二)更具体的改革方针和政策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特点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一)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发展格局
(三)以“三个体系”建设为目标
(四)以“四个强化”为基本要求
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理论特质
(一)揭示了我国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的科学规律性
(二)基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性
(三)体现出广泛而深刻的重大变革性
(四)表达出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系统性
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时代特征
(一)国际军民关系下的中国模式显著特色
(二)结合实际的自主模式是最鲜明的特征
(三)军民关系的经典历史理论焕发新的时代内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探析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所面临的挑战
(一)“根”的挑战:思想观念
(二)“本”的挑战:法治建设
(三)“径”的挑战:体制机制
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所面临的机遇
(一)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巧妙结合统一
(二)国家主导与市场运作为融合确立了基调
(三)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与能力
(四)历史进程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夯实了根基
三、军民关系理论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启示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要紧密结合实际
(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要完善体系建设
(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要发挥创新活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军民融合思想理论溯源及其实践[J]. 赵洋.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实践[J]. 游光荣. 智慧中国. 2019(Z1)
[3]改革开放四十年军民融合发展的演进与展望[J]. 申晓勇,刘存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习近平新时代依法治军思想探析[J]. 姜瑞超.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01)
[5]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改革强军战略思想的特质探析[J]. 戴坤.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7(10)
[6]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思想研究[J]. 张嘉国.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17)
[7]军民融合的非对称性属性与治理对策[J]. 唐家龙.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4)
[8]对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基本理解[J]. 于川信. 中国军转民. 2017(02)
[9]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 游光荣,闫宏,赵旭.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1)
[10]引领强军兴军伟业的科学思维之道——学习领会习近平军事辩证法思想[J]. 古琳晖,于海涛. 中国军事科学. 2016(06)
本文编号:3465195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况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一)选题角度的创新
(二)提出观点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军民关系的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军民关系
(一)军事力量发展以生产力增长为基础
(二)物质利益关系对立是导致战争的必然原因
(三)人的主体是促进军民关系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
二、列宁、斯大林论军民关系
(一)社会主义的生存方式是“向战而生”
(二)战争的不可避免性与无产阶级武装革命的必然性
(三)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关于军民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党成立初期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军民一致”
(一)建设经济战线
(二)密切联系群众
(三)严肃军事纪律
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军民兼顾”
(一)全面动员抗战
(二)开展双拥运动
(三)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平战结合”
(一)牢固军民血肉联系
(二)动员人民积极支前
(三)调动民间后勤补给
四、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军民两用”
(一)三次重大决策
(二)军队参与生产建设
(三)军民分割的实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前关于军民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民结合”思想
(一)重视军品优先
(二)保军转民决策
(三)借助市场机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寓军于民”思想
(一)部分军队要素社会化表现为“寓于”
(二)国防服从经济规律体现出“协同”
(三)国防助推经济发展体现于“竞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更高的战略的定位和规划
(二)更具体的改革方针和政策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特点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一)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发展格局
(三)以“三个体系”建设为目标
(四)以“四个强化”为基本要求
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理论特质
(一)揭示了我国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的科学规律性
(二)基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性
(三)体现出广泛而深刻的重大变革性
(四)表达出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系统性
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时代特征
(一)国际军民关系下的中国模式显著特色
(二)结合实际的自主模式是最鲜明的特征
(三)军民关系的经典历史理论焕发新的时代内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探析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所面临的挑战
(一)“根”的挑战:思想观念
(二)“本”的挑战:法治建设
(三)“径”的挑战:体制机制
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所面临的机遇
(一)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巧妙结合统一
(二)国家主导与市场运作为融合确立了基调
(三)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与能力
(四)历史进程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夯实了根基
三、军民关系理论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启示
(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要紧密结合实际
(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要完善体系建设
(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要发挥创新活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军民融合思想理论溯源及其实践[J]. 赵洋.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实践[J]. 游光荣. 智慧中国. 2019(Z1)
[3]改革开放四十年军民融合发展的演进与展望[J]. 申晓勇,刘存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习近平新时代依法治军思想探析[J]. 姜瑞超.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01)
[5]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改革强军战略思想的特质探析[J]. 戴坤.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7(10)
[6]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思想研究[J]. 张嘉国.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17)
[7]军民融合的非对称性属性与治理对策[J]. 唐家龙.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4)
[8]对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基本理解[J]. 于川信. 中国军转民. 2017(02)
[9]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 游光荣,闫宏,赵旭.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1)
[10]引领强军兴军伟业的科学思维之道——学习领会习近平军事辩证法思想[J]. 古琳晖,于海涛. 中国军事科学. 2016(06)
本文编号:3465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46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