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构和谐社会视野中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的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0 22:2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的两大目标。在当前情况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社会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到军队,合逻辑地应是建设和谐军队。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人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定位在培养和谐人格上,军校应以培养和谐人格的现代军人为育人目。标和谐社会的功能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和谐军队的功能必然是能够履行我军“三提供、一发挥”的新的历史使命。和谐军队必须以具有和谐人格的军人为主体。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的基本特征不仅具有社会性、能动性、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历史性等人格的普遍特征,而且具有完整性、平衡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和谐人格的特征。同时,社会决定人,与和谐社会的特征相一致,具有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格特征,更重要更突出的是具有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我军风格。通过对20余所军队院校的实地调研,我们认为,军校学员的人格要素和整个人格与建构和谐社会和履行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表现在:一是思维方式存在着片面偏激的现象;二是政治理想比较模糊;三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统,一存在着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倾向;四是喜欢军人身份,但不喜欢...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一、培养军校青年学员的和谐人格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履行我军使命和促进军校教育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大深远意义
1. 重视对受教育者的和谐人格培养是人类教育思想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2. 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及其特征
3. 培养军校青年学员的和谐人格具有极其重大深远意义
二、当前军校青年学员人格现状及原因探析
1. 当前军校青年学员人格现状
2. 当前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三、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条件下的培养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的对策
1.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育人观内涵,确立当代军校教育为和谐教育的新理念和培养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的新育人目标
2. 要科学确立培养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的方法论原则
3. 着眼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现代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内在要求,充实军校新的教育内容体系
4. 根据军校教学内容的特殊要求和军校学员特殊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创新军校科学的教育方法手段
5. 遵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强化军校教育的科学有效机制
6. 适应学员和谐人格的形成对环境的要求,搞好和谐校园建设
7. 要加强各育人主体的教育和和谐人格修养
8. 强化战斗精神和军人特殊品质的教育和训练,形成具有现代军人特质的和谐人格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增强人文环境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J]. 强文哲,傅智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2]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德育思考[J]. 陈艳秋. 高教探索. 2005(06)
[3]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教育思考[J]. 何齐宗. 教师教育研究. 2004(02)
[4]全面发展:人与社会关系的整体性范畴[J]. 傅智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本文编号:3467539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一、培养军校青年学员的和谐人格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履行我军使命和促进军校教育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大深远意义
1. 重视对受教育者的和谐人格培养是人类教育思想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2. 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及其特征
3. 培养军校青年学员的和谐人格具有极其重大深远意义
二、当前军校青年学员人格现状及原因探析
1. 当前军校青年学员人格现状
2. 当前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三、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条件下的培养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的对策
1.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育人观内涵,确立当代军校教育为和谐教育的新理念和培养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的新育人目标
2. 要科学确立培养军校青年学员和谐人格的方法论原则
3. 着眼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现代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内在要求,充实军校新的教育内容体系
4. 根据军校教学内容的特殊要求和军校学员特殊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创新军校科学的教育方法手段
5. 遵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强化军校教育的科学有效机制
6. 适应学员和谐人格的形成对环境的要求,搞好和谐校园建设
7. 要加强各育人主体的教育和和谐人格修养
8. 强化战斗精神和军人特殊品质的教育和训练,形成具有现代军人特质的和谐人格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增强人文环境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J]. 强文哲,傅智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2]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德育思考[J]. 陈艳秋. 高教探索. 2005(06)
[3]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教育思考[J]. 何齐宗. 教师教育研究. 2004(02)
[4]全面发展:人与社会关系的整体性范畴[J]. 傅智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本文编号:3467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46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