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秦淮灯彩传承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11:08

  本文关键词:秦淮灯彩传承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秦淮灯彩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经久不衰,它不仅体现了南京的地方文化特色,也是南京人集体荣誉感的代表结晶。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八期间,秦淮河畔花灯如潮,游人如织,歌舞狂欢,一派欢乐祥和、繁荣热闹的节日景象,“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美誉由此蜚声天下。绚丽多彩的秦淮灯彩展示南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使其高超的手工艺得到赞誉。秦淮灯彩艺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观察揣摩、提炼概括,使得灯彩作品惟妙惟肖,美轮美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风气的冲击,对灯彩传承人的保护和重视远远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而传统的秦淮灯彩手工艺者在不断的减少,这份传统的手工艺术可能面临中断或者失传,因此,保护灯彩传承人将成为灯彩文化得以延续的关键。 本文采用访谈调查的方法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基于民俗学的田野调查,在对秦淮灯彩主要传承人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将相关历史文献与报刊资料,以及秦淮区相关部门的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将全文分为五部分来对秦淮灯彩传承人进行阐述,通过对灯彩传承人的谱系、生活、学艺经历与现实状况的记述,客观的阐述了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原因及传承现状困难的事实,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加大保护传承人的力度。笔者认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日,造成传承困难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多方途径加以解决,保护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为了使传承人得以更好的保护应制订长期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方法。
【关键词】:秦淮灯彩 传承人 传承 谱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528.7;K82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2
  • 1.1 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7-8
  • 1.1.1 论文选题的理由7-8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8
  •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8-11
  • 1.2.1 关于传承人的研究概述8-9
  • 1.2.2 非遗保护中传承人地位研究9-10
  • 1.2.3 秦淮灯彩传承人研究10-11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11-12
  • 第2章 秦淮灯彩传承人概况12-18
  • 2.1 秦淮灯彩的简介12-14
  • 2.1.1 秦淮灯彩的历史起源与发展12-13
  • 2.1.2 秦淮灯彩的品种与内涵13-14
  • 2.2 秦淮灯彩传承人概况14-18
  • 2.2.1 灯彩传承人自然概况14-16
  • 2.2.2 灯彩传承人生存概况16-18
  • 第3章 秦淮灯彩传承人传承谱系研究18-36
  • 3.1 秦淮灯彩手工艺传承的传承机制及特征18-21
  • 3.1.1 建国初期的传承机制18-19
  • 3.1.2 文革期间的传承机制19-20
  •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传承机制20-21
  • 3.2 陆氏传承谱系研究21-29
  • 3.2.1 身手不凡的陆有文22-24
  • 3.2.2 弘扬传统的陆有昌24-28
  • 3.2.3 扎实稳定的陆敏28-29
  • 3.3 曹氏传承谱系研究29-36
  • 3.3.1 勇于创新的曹真荣29-34
  • 3.3.2 心灵手巧的曹红34-36
  • 第4章 花灯艺人的集体性特征及在技艺传承中的地位36-44
  • 4.1 传承人的集体性特征36-40
  • 4.1.1 以家族式传承为主36-37
  • 4.1.2 初步具有经营理念市场化的意识37-38
  • 4.1.3 传承基础上不断的创新38-40
  • 4.2 传承人在技艺传承中的地位40-44
  • 4.2.1 传统文化的传承者40-41
  • 4.2.2 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创造者41-42
  • 4.2.3 对外文化传播的交流者42-44
  • 第5章 传承人技艺传承现状与保护对策44-53
  • 5.1 技艺传承困难现状分析45-49
  • 5.1.1 传承后继无人45-46
  • 5.1.2 灯彩制作场地受限46-47
  • 5.1.3 灯彩艺人恪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冲击47-48
  • 5.1.4 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48-49
  • 5.2 技艺传承保护对策49-53
  • 5.2.1 提升传承人地位,做好传承人的保护规划工作49-50
  • 5.2.2 提供灯彩制作场地,给予场地支持50
  • 5.2.3 提供灯彩传承人自身发展的机会50-51
  • 5.2.4 切实落实政府政策,加强宣传力度51-53
  • 第6章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徽无梦;;自写幽香纸上看[J];新青年(珍情);2011年01期

2 俞明龙;;千灯照人间[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11年04期

3 ;填字游戏新制造:诗词新地VS洋话连篇[J];人生十六七;2002年04期

4 李茜舒曼;;望江(外二首)[J];草原;2011年07期

5 ;艺术家档案 邱志杰[J];美术文献;2011年01期

6 ;2011中国硬笔书法江湖网“相约金陵”聚金陵、游秦淮雅集[J];中国钢笔书法;2011年07期

7 范益民;;自贡彩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江宁区禄口街道彭福村[J];江苏地方志;2011年03期

9 ;爱情是一种阴谋[J];男生女生(金版);2006年05期

10 古龙;;不是派头[J];青年博览;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安庆;杨保平;;秦淮灯火甲天下[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张岩;;挖掘传承历史文化资源 促进秦淮传统文化发展繁荣[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倪鑫龙;;“硖石灯彩”、“灯会”的三大特色与继承创新的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王珏;;试论在当代群众文化活动中动态的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海宁《花灯》艺术生命生机勃发的启迪[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5 许连进;;“寿山石诗会”将举办,欣然作歌[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6 叶玉超;;神舟六号旋归有感[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7 王凯;徐惠民;;南京市外秦淮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思路与对策[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正威;;序[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9 ;南京铜山化工原料厂[A];第十一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徐步云;;《送王屋山人魏万》写作时间辨[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韦铭邋李冀;“秦淮灯彩”申遗 句容胜出[N];南京日报;2008年

2 本报实习生 付冰清 本报记者 颜芳;满目璀璨为何地产灯寥寥[N];新华日报;2011年

3 朱凯;申请复议南京“挽留”秦淮灯彩[N];南京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芳 张扬;秦淮花灯生产销售亟待常态化[N];南京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顾巍钟 刘艳元;秦淮花灯,历久弥新越燃越亮[N];新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朱凯;秦淮灯彩耀名城[N];南京日报;2008年

7 撰文/崔若林;九江灯彩绚丽多姿[N];九江日报;2009年

8 森青 李办 张孔生;灯彩工成扬大“兼职讲师”[N];扬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刘晓;2011中国·秦淮国际灯会开幕[N];南京日报;2011年

10 本报通讯员 张运 李办 本报记者 刘世领;扬州灯彩制作面临失传窘境[N];新华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巩晓欢;秦淮灯彩传承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娟;秦淮灯彩的艺术价值与创新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贺丹;手艺的坚守[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4 赵丽娜;秦淮灯会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文竹;秦淮灯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修彦;赣县田村客家灯彩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7 安晖;析“秀山花灯灯彩特色工艺品”保护性开发的可行性[D];重庆大学;2008年

8 顾芳芳;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秦淮灯彩传承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62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c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