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4 20:40
美国的战略思想家群体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以冷战时期的两组战略思想家,即20世纪40-50年代的乔治·凯南和保罗·尼采、6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与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遏制战略与缓和战略—的互动为核心,论述他们战略思想的形成以及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制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对他们的核心战略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二战结束后,苏联成为美国的最大威胁和竞争对手,美国为此制定针对苏联的对外战略。虽然美国战略思想庞杂,但"遏制"与"缓和"在冷战时期美苏关系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国际格局的变化和调整也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冷战初期,乔治·凯南首倡"遏制"战略,保罗·尼采推动"全面遏制",虽然凯南和尼采推动的遏制战略的侧重点不同,凯南倡导的遏制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手段的作用,而尼采推动的遏制更加注重军事的力量,但这无碍战后初期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围绕"遏制"展开。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基辛格主导推行"缓和"战略,布热津斯基继而以"全面缓和"战略来指导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从根本上说,"缓和"战略仍是遏制战略的延续和扩展,...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战略思想家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第二节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勃兴
第三节 美国战略思想家的国际影响
小结
第三章 乔治·凯南与"遏制"战略
第一节 二战结束初期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遏制"战略的形成
第三节 凯南与"遏制"战略的演化
第四节 对"遏制"战略的批判及其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保罗·尼采与"全面遏制"战略
第一节 遏制战略深化的背景
第二节 尼采的战略素养
第三节 尼采对全面遏制战略的推动
小结
第五章 基辛格与"缓和"战略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末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缓和战略的形成
第三节 基辛格的战略素养
第四节 缓和战略对美国国际战略的影响
第五节 对缓和战略的评判
小结
第六章 布热津斯基与"全面缓和"战略
第一节 缓和政策的深化
第二节 布热津斯基的战略素养
第三节 布热津斯基地缘战略思想的发展及特点
第四节 布热津斯基对中国认识的历史演变
小结
第七章 历史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战略思想与决策的互动
第二节 塑造美国战略思想家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中国的需求与时代的回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乔治·凯南大事年表
附录二 保罗·尼采大事年表
附录三 亨利·基辛格大事年表
附录四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事年表
附录五 发表的相关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J]. 张建. 国际论坛. 2016(03)
[2]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变革[J]. 门洪华. 国际政治科学. 2016(01)
[3]决策者到底如何归因?——一项基于美国外交档案的研究[J]. 张旻,唐世平. 国际安全研究. 2016(01)
[4]理论如何影响政策?——基于国际关系学的分析[J]. 卢凌宇,章远. 国际观察. 2016(01)
[5]中国外交哲学的探索、建设和实践[J]. 杨洁勉. 国际观察. 2015(06)
[6]“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冷战氛围下知识分子与美国的认同[J]. 金衡山. 国外文学. 2015(02)
[7]外交承诺与战略试探:万斯访华与中美关系正常化[J]. 韩长青,吴文成.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06)
[8]理论驱动与大国崛起——美国的经验[J]. 赵可金. 国际展望. 2013(06)
[9]试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J]. 张建. 东北亚学刊. 2013(04)
[10]冷战知识分子白鲁恂的学术与政治[J]. 翟韬.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3(05)
博士论文
[1]美国苏联学的兴衰[D]. 郭金月.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美国知识分子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0)[D]. 刘磊.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保罗·尼采与杜鲁门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D]. 戚尔达.复旦大学 2011
[4]冷战后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 贾国华.中共中央党校 2008
[5]杜鲁门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研究[D]. 詹欣.东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美国NSC-68号文件研究[D]. 李昆明.吉林大学 2011
[2]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战略思想[D]. 王洪霞.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43474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战略思想家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第二节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勃兴
第三节 美国战略思想家的国际影响
小结
第三章 乔治·凯南与"遏制"战略
第一节 二战结束初期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遏制"战略的形成
第三节 凯南与"遏制"战略的演化
第四节 对"遏制"战略的批判及其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保罗·尼采与"全面遏制"战略
第一节 遏制战略深化的背景
第二节 尼采的战略素养
第三节 尼采对全面遏制战略的推动
小结
第五章 基辛格与"缓和"战略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末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缓和战略的形成
第三节 基辛格的战略素养
第四节 缓和战略对美国国际战略的影响
第五节 对缓和战略的评判
小结
第六章 布热津斯基与"全面缓和"战略
第一节 缓和政策的深化
第二节 布热津斯基的战略素养
第三节 布热津斯基地缘战略思想的发展及特点
第四节 布热津斯基对中国认识的历史演变
小结
第七章 历史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战略思想与决策的互动
第二节 塑造美国战略思想家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中国的需求与时代的回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乔治·凯南大事年表
附录二 保罗·尼采大事年表
附录三 亨利·基辛格大事年表
附录四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事年表
附录五 发表的相关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J]. 张建. 国际论坛. 2016(03)
[2]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变革[J]. 门洪华. 国际政治科学. 2016(01)
[3]决策者到底如何归因?——一项基于美国外交档案的研究[J]. 张旻,唐世平. 国际安全研究. 2016(01)
[4]理论如何影响政策?——基于国际关系学的分析[J]. 卢凌宇,章远. 国际观察. 2016(01)
[5]中国外交哲学的探索、建设和实践[J]. 杨洁勉. 国际观察. 2015(06)
[6]“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冷战氛围下知识分子与美国的认同[J]. 金衡山. 国外文学. 2015(02)
[7]外交承诺与战略试探:万斯访华与中美关系正常化[J]. 韩长青,吴文成.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06)
[8]理论驱动与大国崛起——美国的经验[J]. 赵可金. 国际展望. 2013(06)
[9]试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J]. 张建. 东北亚学刊. 2013(04)
[10]冷战知识分子白鲁恂的学术与政治[J]. 翟韬.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3(05)
博士论文
[1]美国苏联学的兴衰[D]. 郭金月.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美国知识分子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0)[D]. 刘磊.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保罗·尼采与杜鲁门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D]. 戚尔达.复旦大学 2011
[4]冷战后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 贾国华.中共中央党校 2008
[5]杜鲁门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研究[D]. 詹欣.东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美国NSC-68号文件研究[D]. 李昆明.吉林大学 2011
[2]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战略思想[D]. 王洪霞.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43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64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