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9:27
本文关键词:徐陵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人,自幼聪颖,素有“一代文宗”的美名,是南朝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现存诗歌45首,其中五言诗38首,成就尤为突出。 徐陵时代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南北对峙,朝代更迭,导致了社会思想的自由开放。儒、释、道三家思想同兴并举,玄风盛行,经学复兴,佛教思想流传更为广泛。这些社会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徐陵,使徐陵具有宽厚博大的儒家情怀和高超过人的佛道修养。同时,徐陵还经历了梁朝选官制度的改革。徐氏家族在梁武帝改革中,凭借其雄厚的文学实力,迅速崛起。梁朝后半期乃至陈朝,徐陵都在文学与政治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徐陵时代的文学精神普遍高涨。文学的审美功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挥发。“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创作宗旨,深入人心。 徐陵所创作的诗歌体式多样,包含五言、七言、杂言等。同时,题材丰富,,涉及宫体、边塞、送别、咏物等类。其前期诗歌追求形式美,后期诗歌在此基础上,展现出“文质并重”的特点。其中,一些诗歌的风格古朴自然,雄浑豪壮,已颇有初唐气象。 另外,徐陵诗歌还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性。徐陵诗歌上承永明体,下启唐代律诗,对近体诗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同时,其诗歌本身具有以下美学特征:其一,注重声律,用韵和谐。徐陵诗歌的合律程度之高,为同时代其他诗人所不及。而用韵方面,徐陵已近唐人。其二,俳偶精巧,用典工稳。徐陵崇尚丽辞,其诗歌对仗精细巧妙,屡见奇对,甚至还用了不少“借对”和“流水对”。至于用典,徐陵则多用熟典,善用暗典,能够将典故与诗境完美融合,不露痕迹。其三,声情茂美,辞采秀丽。徐陵诗歌的声与情相得益彰,自然和合,继承了《诗经》的声情传统。同时,在用辞方面,徐陵诗歌以“丽”为主,但间有秀句。 对于梁陈时期的诗歌,历代学者多持批判态度。然而,徐陵诗歌在遭受批判的同时,对后世诗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唐四杰、王维、李白和李商隐等人都从徐陵诗歌中汲取过大量的营养。徐陵是一位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优秀诗人。
【关键词】:徐陵诗歌 题材 艺术审美 文学史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22;K825.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第1章 徐陵时代的政治文化环境12-19
- 1.1 社会思想开放12-14
- 1.2 选官制度改革14-16
- 1.3 文学精神高涨16-19
- 第2章 徐陵的儒家情怀与佛道修养19-25
- 2.1 儒家情怀19-22
- 2.2 佛道修养22-25
- 第3章 徐陵诗歌的体式与题材25-31
- 3.1 宫体诗25-27
- 3.2 边塞诗27-28
- 3.3 送别诗28-29
- 3.4 咏物诗29-31
- 第4章 徐陵诗歌的艺术审美31-48
- 4.1 注重声律31-34
- 4.2 用韵和谐34-37
- 4.3 俳偶精巧37-41
- 4.4 用典工稳41-43
- 4.5 声情茂美43-45
- 4.6 辞采秀丽45-48
- 第5章 徐陵诗歌的文学史地位48-53
- 5.1 尝试律诗定型有功48-50
- 5.2 对后世诗坛影响较大50-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穆克宏;徐陵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王仲镛;徐庾文学平议[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3 于景祥;徐庾骈文论[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4 樊荣;徐孝穆年谱[J];新乡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赵永源;徐陵,不是典型的宫体诗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陈松青;;中国古典诗学之“声情说”阐释[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徐陵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7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