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张德彝—一个晚清外交官西方认识的成长史

发布时间:2017-05-19 22:01

  本文关键词:张德彝—一个晚清外交官西方认识的成长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张德彝(1847—1918),晚清职业外交官,一生八次出国,从事外交活动长达40余年。史学界对晚清驻外公使的研究不能说少,然而对张德彝的研究,与其他外交官相比,却显薄弱。本文以张德彝的出使日记及相关档案等为第一手资料,考察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及认识的深化。通过张德彝的个案研究,了解晚清普通出使人员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在推进晚清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论文共分六节,外加绪论和结语: 绪论部分回顾国内外对张德彝已有的研究情况,以及这些研究已经解决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且阐述全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节:主要叙述张德彝的简略生平、早年求学及前后八次出国概况。张德彝(1847—1918)原名张德明,字在初。祖籍福建,祖上迁移到辽宁铁岭,后被编入汉军,隶属汉军镶黄旗,入关后世居北京。家境贫寒,1862年求学京师同文馆,此后他的人生与同文馆息息相关。张德彝一生八次出国,在中国使节制度由尝试到建立再到发展的过程中,他作为其中的当事人躬逢其时,在某种程度上直接见证了晚清外交史的发展。 第二节:主要考察张德彝对西方经济近代化的认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在经历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西方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在经济领域,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近代工业社会代替了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作为由落后传统农业社会向先进的工业社会派出的首批外交官之一,张德彝得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工业化世界的诸多侧面之实况,感知西方物质文明的创造及其成果。在对其充满赞赏的同时,张得彝反思中国的经济制度,并以自身的考察为借鉴对中国经济变革进行初步的探索。 第三节:分析张德彝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张德彝是一位善于观察的外交官员。他在对西欧各国进行逐条考求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对西方各国政治体制的访察,尤其对这些国家的议会民主和政党内阁制度表现出浓重的兴趣。通过对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政治氛围的亲身感知,以及西方政治权力运作的实地考察,他逐渐意识到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引起他从政治层面去关注西方富强的原因。 第四节:一方面介绍张德彝对西方近代外交制度的考察,一方面叙述张德彝对国内外交制度改革的建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然而,尽管部分士人已认识到对外交往的重要,大部分国人的对外观念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状态。张德彝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地位等因素的影响,比同时代人有更多对外交往的机会,成为新观念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作为驻外使节旅居欧洲期间,他充分运用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细致深入地考察西方外交制度的各个方面。在对其认同接受的基础上,他反思中国出于权宜之计的外交制度,并发表了自己的改革建言。 第五节:主要叙述张德彝对西方近代教育的考察。善于观察的张德彝,在考察欧美各国的精神文明层面时,果断地将审视的眼光集中在西洋的教育方面,由此他抓住了导致西方富强的又一个法宝。他从学制、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考试方法及各国教育发展概况等方面入手,全面地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使国人看到了另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的新式教育。 第六节:主要分析张德彝对西方文化的认识。随着多次出国,张德彝对西方的认识逐渐深入。通过长期的观察,其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欧美各国的伦理道德、社会风尚和价值观产生了新的认识。尤其是他已突破传统“夷夏”观念,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型知识分子的中西文明观来看待西方国家的文明。但由于时代和他自身思想的局限,他的西方认识毕竟有限,甚至有些认识并不符合西方的客观实际。 结语部分:结合历史背景,简单叙述作为外交官的张德彝之得失,从而指出通过对张德彝的研究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张德彝 西方社会 考察 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27
【目录】:
  • 论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绪论11-17
  • 一 研究缘起及其研究意义11-12
  • 二 研究现状12-14
  • 三 研究思路14-17
  • 第一节 张德彝生平及其经历17-24
  • 一 求学京师同文馆17-21
  • 二 事迹和经历:八次出洋21-24
  • 第二节 西国之富强,良有以也24-33
  • 一 西洋经济的初步印象24-29
  • 二 对西方经济制度、政策的考察29-33
  • 第三节 顺众志以行其令,斯力无不殚也33-40
  • 一 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初步认识33-34
  • 二 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进一步认识34-37
  • 三 对西方政治的深入认识37-40
  • 第四节 外交官员,不任内职40-48
  • 一 对西方外交官制度的考察40-43
  • 二 对西方近代外交礼仪惯例的考察43-48
  • 第五节 庠序之盛乃知其文明进步48-56
  • 一 西方近代教育概况48-49
  • 二 西方近代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育经费49-50
  • 三 义务教育50-51
  • 四 女子教育51-52
  • 五 各种社会教育52-56
  • 第六节 以理之是非为事之行止56-65
  • 一 西方的伦理道德57-58
  • 二 对西方社会现象和文明的认识58-65
  • 结语65-68
  • 附录168-69
  • 附录269-73
  • 主要参考文献73-76
  • 一、史料73-74
  • 二、论著74-75
  • 三、论文75-76
  • 后记76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一;晚清驻外公使群体研究(1875-1911)[D];暨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修震;清季驻英公使外务交涉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张德彝—一个晚清外交官西方认识的成长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79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7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