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张力”真的达到其“限界”了吗?——与黄道炫先生商榷
发布时间:2024-11-20 22:00
黄道炫先生在《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一书中提出: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本质上是历史与自然规律的结果,将这次失败定性为"左"倾错误,更多的是基于政治考虑。本文通过对中日尖锐的民族矛盾、军阀割据的局面、国民党军内部的矛盾及福建事变等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对红军政治建军的优势、历次反"围剿"中总结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中央苏区有利的地形条件及人民群众对红军作战的战场支援和物质保障进行深入研究,并仔细分析了"左"倾领导者的种种决策和行为对红军作战和人民信任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认为,如果没有"左"倾错误在当时中共中央的统治,中央苏区和红军是能够取得反"围剿"的胜利的,即是说,"左"倾错误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外患内忧的国际国内形势并未根本改变,中央苏区和红军取得第五次反“围剿”胜利的大环境依然存在
(一)中日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不可避免牵制了国民党军相当兵力
(二)军阀割据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国民党新军阀、地方实力派之间依然矛盾重重
(三)参与“围剿”的各路国民党军难以协同作战
(四)福建事变为红军打破国民党军“围剿”提供了机遇
二、发挥红军独特优势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红军就可能取得这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一)政治建军使得红军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二)红军形成了一整套以积极防御思想为指导的战略战术原则
(三)中央苏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为红军发挥战略战术优长提供了条件
三、中央苏区军事和政治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有力地支援红军作战
(一)体系严密、层层相连的群众武装配合红军作战
(二)苏区人民群众为红军提供有力的战场支援
(三)苏区人民群众为红军作战提供了深厚的物质保证
结语
本文编号:4012418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外患内忧的国际国内形势并未根本改变,中央苏区和红军取得第五次反“围剿”胜利的大环境依然存在
(一)中日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不可避免牵制了国民党军相当兵力
(二)军阀割据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国民党新军阀、地方实力派之间依然矛盾重重
(三)参与“围剿”的各路国民党军难以协同作战
(四)福建事变为红军打破国民党军“围剿”提供了机遇
二、发挥红军独特优势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红军就可能取得这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一)政治建军使得红军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二)红军形成了一整套以积极防御思想为指导的战略战术原则
(三)中央苏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为红军发挥战略战术优长提供了条件
三、中央苏区军事和政治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有力地支援红军作战
(一)体系严密、层层相连的群众武装配合红军作战
(二)苏区人民群众为红军提供有力的战场支援
(三)苏区人民群众为红军作战提供了深厚的物质保证
结语
本文编号:4012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4012418.html
上一篇:2014年后巴基斯坦与俄罗斯的和解–专注于军事事务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