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基于浙江省乡村教师的实证调查
发布时间:2021-09-23 06:2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要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中指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举措是“提升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引导乡村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能将其外化于行,但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地不断推进,我们常常会遇见“知行不一”或是“知”与“行”相互矛盾的情况。个体认同的形成在本质上是一种态度改变的过程,而个体的内隐态度对其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当个体在内隐态度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才能实现“知行合一”。因此如何引导乡村教师在内隐态度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促使乡村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本研究将乡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深入访谈、扎根理论的方法,提取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价值认同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乡村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认同
1.4.2 乡村教师
1.5 研究创新之处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2.1.2 社会认同理论
2.1.3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内容和思路
2.2.2 研究方法
3 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内容分析
3.1 研究过程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1.2 资料的收集
3.1.3 资料的分析
3.2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同范畴
3.2.1 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内容的认同范畴
3.2.2 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内容的认同范畴
3.2.3 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的认同范畴
4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样本选取
4.1.2 研究工具
4.1.3 研究材料
4.1.4 研究程序
4.1.5 数据处理
4.2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
4.2.1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同情况
4.2.2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情况
4.2.3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倾向情况
4.2.4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情况
5 研究对策与展望
5.1 研究对策
5.1.1 关注个体需要,激发主观认同
5.1.2 优化社会环境,奠定认同外部基础
5.1.3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认同效果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访谈信息表
附录2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部分截图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教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论[J]. 祁佳斌,王华彪,刘蓓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04)
[2]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心理障碍归因及政策干预——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 唐云锋,解晓燕.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06)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指南——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探索》[J]. 钭利珍. 江西社会科学. 2018(11)
[4]职业群体对于微信的社会性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黄莹,杨莉明. 新闻界. 2018(11)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传播研究述评[J]. 叶海涛,方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社群发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 叶凌春. 中国高等教育. 2018(19)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的机制与策略探究[J]. 戴云,李方安.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9)
[8]认知、认同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路[J]. 陈烨. 人民论坛. 2018(27)
[9]基于生活维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J]. 李艳荣. 重庆社会科学. 2018(09)
[10]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J]. 王伦光. 理论探讨. 2018(05)
本文编号:3405207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价值认同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乡村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认同
1.4.2 乡村教师
1.5 研究创新之处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2.1.2 社会认同理论
2.1.3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内容和思路
2.2.2 研究方法
3 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内容分析
3.1 研究过程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1.2 资料的收集
3.1.3 资料的分析
3.2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同范畴
3.2.1 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内容的认同范畴
3.2.2 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内容的认同范畴
3.2.3 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的认同范畴
4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样本选取
4.1.2 研究工具
4.1.3 研究材料
4.1.4 研究程序
4.1.5 数据处理
4.2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分析
4.2.1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同情况
4.2.2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情况
4.2.3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倾向情况
4.2.4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情况
5 研究对策与展望
5.1 研究对策
5.1.1 关注个体需要,激发主观认同
5.1.2 优化社会环境,奠定认同外部基础
5.1.3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认同效果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乡村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访谈信息表
附录2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部分截图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教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论[J]. 祁佳斌,王华彪,刘蓓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04)
[2]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心理障碍归因及政策干预——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 唐云锋,解晓燕.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06)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指南——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探索》[J]. 钭利珍. 江西社会科学. 2018(11)
[4]职业群体对于微信的社会性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黄莹,杨莉明. 新闻界. 2018(11)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传播研究述评[J]. 叶海涛,方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社群发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 叶凌春. 中国高等教育. 2018(19)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的机制与策略探究[J]. 戴云,李方安.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9)
[8]认知、认同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路[J]. 陈烨. 人民论坛. 2018(27)
[9]基于生活维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J]. 李艳荣. 重庆社会科学. 2018(09)
[10]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J]. 王伦光. 理论探讨. 2018(05)
本文编号:3405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40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