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社会空间的再生产 ——启别村个案调查
发布时间:2021-10-20 11:22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旅游业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少数民族村落社会交往的范围,丰富着村落内的传播媒介和形式,带来全球化、现代化的观念和知识,最终推动地方社会关系的变动。本研究尝试以“空间生产”为研究视角,利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启别村的日常生活空间、仪式空间以及媒介空间和权力空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探究空间媒介化的实践过程和动力以及旅游开发给乡村社会空间的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困境。乡村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空间再生产区别于过去以政府权力为主导,以地方文化、地方认同为核心的空间生产逻辑。日常生活空间的再生产表现出空间由“被支配”到“被利用”的转变。仪式空间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符号空间,被不同的主体重新编码、解码,形成乡村社会内新的仪式化活动和文化机制。市场、政府、村民推动着媒介空间的再生产,使空间的生产过程呈现从媒介空间到实在空间再回到媒介空间以此循环。政府不仅利用空间生产实现对乡村社会的规训,也利用大众传媒实现启别村乡村旅游发展观念和话语的正当化。过去政治权力在村内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外来资本的注入和村民民宿的发展...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三) 概念阐述
(四) 研究意义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对象基本描述
一、乡村旅游开发前的空间生产
(一) 作为地缘关系纽带的日常生活空间
(二) 强调地方认同的仪式空间
1、具有社会教化功能的宗教仪式空间
2、承载地方记忆和情感的民俗仪式空间
(三) 政府主导的媒介空间
1、电视“入场”
2、手机“在场”
(四) 作为权力博弈的公共空间
1、政治空间的权力协调
2、关系空间的权力协调
二、启别村社会空间的再生产
(一) 日常生活空间的再生产
1、生产空间的展演性
2、家庭空间的商品化
3、政府规训的空间生产
(二) 仪式空间的再生产
1、宗教仪式空间的边缘化
2、仪式空间的开放化
3、仪式空间的展演化
(三) 权力空间的变化
1、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加强
2、文化赋权
3、权力的集中和延伸
三、乡村社会空间的媒介化
(一) 多元化主体与媒介空间的再生产
1、媒介使用的自主化
2、媒介宣传的商业化
3、乡村旅游发展的正当化
(二) 空间媒介化的动力:实在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互动
1、地域空间的符号化建构
2、消费市场催生文化资本
3、空间想象和空间现实的差异
四、上下脱节与内外博弈: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空间生产的困境
(一) 地方政府的带动和缺席
(二) 乡村社会力量的博弈
(三) 与外乡人的博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46819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三) 概念阐述
(四) 研究意义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对象基本描述
一、乡村旅游开发前的空间生产
(一) 作为地缘关系纽带的日常生活空间
(二) 强调地方认同的仪式空间
1、具有社会教化功能的宗教仪式空间
2、承载地方记忆和情感的民俗仪式空间
(三) 政府主导的媒介空间
1、电视“入场”
2、手机“在场”
(四) 作为权力博弈的公共空间
1、政治空间的权力协调
2、关系空间的权力协调
二、启别村社会空间的再生产
(一) 日常生活空间的再生产
1、生产空间的展演性
2、家庭空间的商品化
3、政府规训的空间生产
(二) 仪式空间的再生产
1、宗教仪式空间的边缘化
2、仪式空间的开放化
3、仪式空间的展演化
(三) 权力空间的变化
1、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加强
2、文化赋权
3、权力的集中和延伸
三、乡村社会空间的媒介化
(一) 多元化主体与媒介空间的再生产
1、媒介使用的自主化
2、媒介宣传的商业化
3、乡村旅游发展的正当化
(二) 空间媒介化的动力:实在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互动
1、地域空间的符号化建构
2、消费市场催生文化资本
3、空间想象和空间现实的差异
四、上下脱节与内外博弈: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空间生产的困境
(一) 地方政府的带动和缺席
(二) 乡村社会力量的博弈
(三) 与外乡人的博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46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44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