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政策演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13: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贫困治理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众多农村贫困治理政策,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隐蔽的贫困治理阶段、贫困治理酝酿转型阶段和显性的贫困治理阶段,每个阶段都根据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不同贫困治理政策。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政策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与多方治理的有效结合、发展社会事业推动贫困治理和政策创新驱动贫困治理工作发展三个方面;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的过程,在这其中也存在一些曲折和失误,这也是引发我们思考的一些问题,比如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主要依靠国家经济发展红利减贫、贫困治理政策的长效机制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主要从以内生性扶贫为重点推进农村贫困治理、开辟生态红利减贫新路径,以及积极应对返贫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思考。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政策演进的历史进程
2.1 “隐蔽的贫困治理”阶段的农村贫困治理政策(1978-1991)
2.1.1 从社会主义本质视角认识贫困治理政策
2.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的贫困面貌
2.1.3 经济体制改革为贫困人口带来巨大脱贫能力
2.2 “贫困治理酝酿转型”阶段的农村贫困治理政策(1992-2011)
2.2.1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提出
2.2.2 “救济式”向“开发式”贫困治理的转型
2.2.3 社会救助制度日趋完善
2.3 “显性的贫困治理”阶段的农村贫困治理政策(2012-至今)
2.3.1 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推广
2.3.2 将农村贫困治理置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视阈中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政策的经验总结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成功经验
3.1.1 坚持党的领导与多方治理的有效结合
3.1.2 发展社会事业推动贫困治理
3.1.3 政策创新驱动贫困治理工作发展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政策引发的思考
3.2.1 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3.2.2 主要依靠国家经济发展红利减贫
3.2.3 贫困治理政策的长效机制不足
第四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未来展望
4.1 以内生性扶贫为重点推进农村贫困治理
4.1.1 贫困地区发展潜力的挖掘
4.1.2 贫困群众脱贫能力的培养
4.1.3 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持续
4.2 开辟生态红利减贫新路径
4.2.1 推进贫困地区绿色产业发展
4.2.2 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4.3 积极应对返贫问题
4.3.1 贫困治理的主体——相对贫困人口
4.3.2 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贫困
4.3.3 高度关注的问题——精神贫困
4.3.4 成果巩固的重点——多维贫困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式减贫”40年:经验、困境与超越[J]. 高飞. 山东社会科学. 2019(05)
[2]文化扶贫与数字化阅读推广路径探析[J]. 叶阳. 中国编辑. 2019(04)
[3]书信语境下的马克思思想——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书信选编[J]. 王荣槐.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12)
[4]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的模式研究[J]. 严贝妮,万尹菲.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09)
[5]反贫困的中国道路:1978-2018[J]. 贾玉娇.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6)
[6]基于社会协同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J]. 胡铭焓.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05)
[7]我国农家书屋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对策探析[J]. 陆和建,涂新宇,张晗. 图书情报知识. 2018(03)
[8]乡镇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J]. 唐璞妮,徐苑琳.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02)
[9]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若干思考[J]. 李小云,许汉泽.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10]精准扶贫与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现代化[J]. 吕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模式研究[D]. 曹洪民.中国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实践研究[D]. 李凤智.南京大学 2018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政策演进研究[D]. 李玉姣.湖南师范大学 2017
[3]反贫困的政治学—对新中国反贫困政策变迁的研究[D]. 罗佳萍.上海师范大学 2017
[4]昆明市社会扶贫工作研究[D]. 廖平.云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70212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政策演进的历史进程
2.1 “隐蔽的贫困治理”阶段的农村贫困治理政策(1978-1991)
2.1.1 从社会主义本质视角认识贫困治理政策
2.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的贫困面貌
2.1.3 经济体制改革为贫困人口带来巨大脱贫能力
2.2 “贫困治理酝酿转型”阶段的农村贫困治理政策(1992-2011)
2.2.1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提出
2.2.2 “救济式”向“开发式”贫困治理的转型
2.2.3 社会救助制度日趋完善
2.3 “显性的贫困治理”阶段的农村贫困治理政策(2012-至今)
2.3.1 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推广
2.3.2 将农村贫困治理置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视阈中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政策的经验总结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成功经验
3.1.1 坚持党的领导与多方治理的有效结合
3.1.2 发展社会事业推动贫困治理
3.1.3 政策创新驱动贫困治理工作发展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政策引发的思考
3.2.1 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3.2.2 主要依靠国家经济发展红利减贫
3.2.3 贫困治理政策的长效机制不足
第四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未来展望
4.1 以内生性扶贫为重点推进农村贫困治理
4.1.1 贫困地区发展潜力的挖掘
4.1.2 贫困群众脱贫能力的培养
4.1.3 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持续
4.2 开辟生态红利减贫新路径
4.2.1 推进贫困地区绿色产业发展
4.2.2 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4.3 积极应对返贫问题
4.3.1 贫困治理的主体——相对贫困人口
4.3.2 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贫困
4.3.3 高度关注的问题——精神贫困
4.3.4 成果巩固的重点——多维贫困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式减贫”40年:经验、困境与超越[J]. 高飞. 山东社会科学. 2019(05)
[2]文化扶贫与数字化阅读推广路径探析[J]. 叶阳. 中国编辑. 2019(04)
[3]书信语境下的马克思思想——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书信选编[J]. 王荣槐.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12)
[4]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的模式研究[J]. 严贝妮,万尹菲.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09)
[5]反贫困的中国道路:1978-2018[J]. 贾玉娇.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6)
[6]基于社会协同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J]. 胡铭焓.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05)
[7]我国农家书屋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对策探析[J]. 陆和建,涂新宇,张晗. 图书情报知识. 2018(03)
[8]乡镇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J]. 唐璞妮,徐苑琳.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02)
[9]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若干思考[J]. 李小云,许汉泽.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10]精准扶贫与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现代化[J]. 吕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模式研究[D]. 曹洪民.中国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实践研究[D]. 李凤智.南京大学 2018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政策演进研究[D]. 李玉姣.湖南师范大学 2017
[3]反贫困的政治学—对新中国反贫困政策变迁的研究[D]. 罗佳萍.上海师范大学 2017
[4]昆明市社会扶贫工作研究[D]. 廖平.云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70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47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