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比较研究 ——以广东南海白沙桥社区和谭边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03 22: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并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探索中,党中央逐渐认识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制度起着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和要义就是要使制度治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乡村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构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推进乡村社区治理现代化,也是说我国乡村社区应该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以其为指引,以制度治理为核心和要义,在现代化背景中推进乡村社区制度治理体系完善,提升乡村社区制度治理能力,是当前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本文选定广东南海区的乡村社区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南海...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说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乡村社区
二、制度治理
三、确权确股不确地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治理理论
二、制度治理理论
三、乡村治理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一、构建研究框架
二、概括论文结构
第二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历程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1992年土地产权制度确立
二、1992—2004年土地产权制度完善
三、2004—2015年土地产权制度巩固
四、2015年以后土地产权制度发展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1992年分田到户变为集体经营
二、1992—2004年股权分配配给和收回
三、2004—2015年股权分配固化到人
四、2015年以后股权分配固化到户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2000年基层民主制度治理行政化
二、2000年以后基层民主制度治理自治化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2010年传统乡村“政经混合”治理模式
二、2010年以后新型社区“政经分离”治理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结构
第一节 正式制度治理结构
一、土地产权制度是治理的核心
二、股权分配制度是治理的关键
三、基层民主制度是治理的动力
四、社区管理制度是治理的保障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治理结构
一、乡村社区生活习惯
二、乡村社区价值观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比较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比较
一、土地产权制度治理的共性:“确权确股不确地”
二、土地产权制度治理的个性:“生增,死减”与“生增,死不减”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比较
一、股权分配制度治理的共性:允许特殊人群出资购股
二、股权分配制度治理的个性:投票决议与明码标价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比较
一、基层民主制度治理的共性:将民主协商问题进行分类
二、基层民主制度治理的个性:“一事一议”与“四步”工作法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比较
一、社区管理制度治理的共性:转变社区管理制度治理路径
二、社区管理制度治理的个性:制度建立与民主协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问题归纳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问题
一、权利侵犯现象难以消除
二、土地产权制度封闭性与市场经济开放性的矛盾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问题
一、成员权界限模糊不清
二、股权分配范围的限制弱化了股权作为资本的流动性功能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问题
一、社区群众积极性被动化
二、社区群众参与性失衡化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问题
一、社区管理组织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
二、社区管理制度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严格界定各产权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二、以农民理性为依托实现土地产权制度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保证股权分配内部交易的公平性和公开性
二、股权分配内部交易外部化从而促进资本的流动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丰富社区群众的民主权利实现形式
二、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理顺社区管理组织间的关系
二、创新制度治理方式与提高制度治理主体能力相结合
三、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访谈资料(节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视野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与创新[J]. 张学博,丁卉. 党政研究. 2019(03)
[2]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理论探讨[J]. 张晓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政经分开”改革及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对“南海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 卢宪英. 中国发展观察. 2018(15)
[4]三项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的土地利用问题[J]. 贺雪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5]找准乡村振兴突破口与动力源[J]. 张云华. 农村工作通讯. 2018(08)
[6]农村流转土地模式新探析——以广东南海为例[J]. 李嘉健,陈俊林,陈姿桦. 中国集体经济. 2018(08)
[7]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展、问题和启示——基于33个试点的资料[J]. 夏柱智.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7(05)
[8]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杜茂华,陈莉. 中国集体经济. 2016(21)
[9]谨防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利益受损[J]. 于建嵘. 人民论坛. 2016(19)
[10]中国农业如何从困境中突围[J]. 温铁军.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6(03)
博士论文
[1]“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D]. 高飞.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 高岳峰.武汉大学 2014
[3]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研究[D]. 何绍田.武汉大学 2014
[4]“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严小龙.湖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确权不确地不确股”集体化村庄的制度治理比较研究[D]. 高安超.湖南师范大学 2018
[2]广东X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蔡海珠.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8
[3]县域治理视野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研究[D]. 晋雅雯.安徽师范大学 2017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不确地研究[D]. 邓庚沂.华南农业大学 2016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问题研究[D]. 何碧欣.西南政法大学 2008
[6]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基本思路[D]. 刘伯恩.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5744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说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乡村社区
二、制度治理
三、确权确股不确地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治理理论
二、制度治理理论
三、乡村治理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一、构建研究框架
二、概括论文结构
第二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历程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1992年土地产权制度确立
二、1992—2004年土地产权制度完善
三、2004—2015年土地产权制度巩固
四、2015年以后土地产权制度发展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1992年分田到户变为集体经营
二、1992—2004年股权分配配给和收回
三、2004—2015年股权分配固化到人
四、2015年以后股权分配固化到户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2000年基层民主制度治理行政化
二、2000年以后基层民主制度治理自治化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历程
一、1978—2010年传统乡村“政经混合”治理模式
二、2010年以后新型社区“政经分离”治理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结构
第一节 正式制度治理结构
一、土地产权制度是治理的核心
二、股权分配制度是治理的关键
三、基层民主制度是治理的动力
四、社区管理制度是治理的保障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治理结构
一、乡村社区生活习惯
二、乡村社区价值观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比较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比较
一、土地产权制度治理的共性:“确权确股不确地”
二、土地产权制度治理的个性:“生增,死减”与“生增,死不减”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比较
一、股权分配制度治理的共性:允许特殊人群出资购股
二、股权分配制度治理的个性:投票决议与明码标价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比较
一、基层民主制度治理的共性:将民主协商问题进行分类
二、基层民主制度治理的个性:“一事一议”与“四步”工作法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比较
一、社区管理制度治理的共性:转变社区管理制度治理路径
二、社区管理制度治理的个性:制度建立与民主协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问题归纳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问题
一、权利侵犯现象难以消除
二、土地产权制度封闭性与市场经济开放性的矛盾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问题
一、成员权界限模糊不清
二、股权分配范围的限制弱化了股权作为资本的流动性功能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问题
一、社区群众积极性被动化
二、社区群众参与性失衡化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问题
一、社区管理组织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
二、社区管理制度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确权确股不确地”乡村社区的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严格界定各产权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二、以农民理性为依托实现土地产权制度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股权分配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保证股权分配内部交易的公平性和公开性
二、股权分配内部交易外部化从而促进资本的流动
第三节 基层民主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丰富社区群众的民主权利实现形式
二、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第四节 社区管理制度治理优化路径
一、理顺社区管理组织间的关系
二、创新制度治理方式与提高制度治理主体能力相结合
三、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访谈资料(节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视野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与创新[J]. 张学博,丁卉. 党政研究. 2019(03)
[2]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理论探讨[J]. 张晓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政经分开”改革及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对“南海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 卢宪英. 中国发展观察. 2018(15)
[4]三项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的土地利用问题[J]. 贺雪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5]找准乡村振兴突破口与动力源[J]. 张云华. 农村工作通讯. 2018(08)
[6]农村流转土地模式新探析——以广东南海为例[J]. 李嘉健,陈俊林,陈姿桦. 中国集体经济. 2018(08)
[7]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展、问题和启示——基于33个试点的资料[J]. 夏柱智.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7(05)
[8]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杜茂华,陈莉. 中国集体经济. 2016(21)
[9]谨防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利益受损[J]. 于建嵘. 人民论坛. 2016(19)
[10]中国农业如何从困境中突围[J]. 温铁军.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6(03)
博士论文
[1]“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D]. 高飞.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 高岳峰.武汉大学 2014
[3]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研究[D]. 何绍田.武汉大学 2014
[4]“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严小龙.湖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确权不确地不确股”集体化村庄的制度治理比较研究[D]. 高安超.湖南师范大学 2018
[2]广东X农村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蔡海珠.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8
[3]县域治理视野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研究[D]. 晋雅雯.安徽师范大学 2017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不确地研究[D]. 邓庚沂.华南农业大学 2016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问题研究[D]. 何碧欣.西南政法大学 2008
[6]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基本思路[D]. 刘伯恩.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5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55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