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数量垂直空间隐喻的实验研究-“更多为上,更少为下”

发布时间:2017-04-02 16:01

  本文关键词:数量垂直空间隐喻的实验研究-“更多为上,更少为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隐喻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人们常运用隐喻来理解认知较抽象的事物。现在对隐喻的研究已经进入多学科领域,隐喻在人类认知中的作用被人们认识到。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用以解释隐喻的实现过程,并认为隐喻的映射过程是单向的,只有从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向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域的映射。而概念整合理论与相互作用理论则认为隐喻可以存在双向映射。本研究的被试选用了研究生,都是成年人,采用句—词汇匹配方法及无关任务范式,考察数量垂直空间隐喻“更多为上,更少为下”的实现性及反向映射的存在性。实验一要求被试在阅读完包含用中文语义表达数量更多或更少的句子后,对呈现在屏幕上方或下方的字母进行判断。实验结果发现,在被试读完表达的数量是更多的语句后,对呈现在屏幕上方的字母的反应更快;在被试读完表达的数量是更少的语句后,对呈现在屏幕下方的字母的反应更快。实验二要求被试在阅读完向不同空间方向(上或下)位移的句子后,对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的表示数量(更多或更少)的词语的字体进行判断。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阅读完向上位移句子后,对表示数量更多的词语的判断更快;被试在阅读了向下位移的句子后,对表示数量更少的词语的判断更快。实验结果表明,数量垂直空间隐喻“更多为上,更少为下”确实存在于个体的认知中,同时该隐喻也存在反向映射。
【关键词】:隐喻 垂直空间 数量 映射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文献综述8-18
  • 1.1 隐喻的研究8-14
  • 1.1.1 早期的理论研究8-9
  • 1.1.2 体验哲学9-10
  • 1.1.3 具身认知10-11
  • 1.1.4 概念隐喻理论11-12
  • 1.1.5 概念整合理论12-13
  • 1.1.6 隐喻与文化13-14
  • 1.2 数量与空间隐喻的研究14-18
  • 1.2.1 垂直空间隐喻14-15
  • 1.2.2 经验基础15-16
  • 1.2.3 数量与空间的相关研究16-18
  • 2 问题提出、研究意义与研究假设18-21
  • 2.1 问题提出18-19
  • 2.2 研究意义19
  • 2.2.1 理论意义19
  • 2.2.2 实践意义19
  • 2.3 研究假设19-21
  • 3 实验研究21-32
  • 3.1 实验一21-26
  • 3.1.1 实验目的21
  • 3.1.2 实验设计21
  • 3.1.3 被试21
  • 3.1.4 实验材料21-22
  • 3.1.5 实验工具22
  • 3.1.6 实验程序22-23
  • 3.1.7 实验结果与分析23-26
  • 3.2 实验二26-32
  • 3.2.1 实验目的26
  • 3.2.2 实验设计26
  • 3.2.3 被试26-27
  • 3.2.4 实验材料27
  • 3.2.5 实验工具27
  • 3.2.6 实验程序27-28
  • 3.2.7 实验结果与分析28-32
  • 4 综合讨论32-39
  • 4.1 数量垂直空间隐喻的源域向靶域的映射32-33
  • 4.2 数量垂直空间隐喻的靶域向源域的映射33-35
  • 4.3 隐喻研究的启示35-38
  • 4.4 实验的创新之处38-39
  • 5 结论与研究展望39-40
  • 5.1 本研究结论39
  • 5.2 研究展望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德敏;;英语空间隐喻的认知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史厚敏;何芸;陆彦;;英汉“上下”空间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崔娓娓;;英汉语中空间隐喻对比[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5期

4 龚萍;;关于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心理处理模式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黄洁;;论空间隐喻的本质特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何向妮;魏晓斌;;英汉空间隐喻的认知透视[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古丽米拉·阿不来提;付亮;;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空间隐喻[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罗小英;;英汉“前—后”空间隐喻对比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秦妮;;英汉空间隐喻的对比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蒋咏梅;;英汉时间类表述的空间隐喻运用对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钟小佩;;情感三维空间隐喻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黄洁;;空间隐喻的本质特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蔡有恒;;英汉垂直性空间隐喻对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李艳;吴念阳;徐凝婷;;垂直性空间隐喻的心理基础——上-下意象图式对理解空间隐喻句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吕军梅;鲁忠义;;语篇阅读理解中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邵玉兰;陆爱桃;张美超;;亲属词的三维空间隐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许晓迪;;社会地位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发展性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艳芳;;关于空间-时间隐喻的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瑞明;张昆;吕欢;谢久书;;情绪概念加工的空间隐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亮;中俄大学生汉俄语时间的空间隐喻思维实验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道美;《活着》汉维空间隐喻对比及翻译策略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3 苏贞贞;数量垂直空间隐喻的实验研究-“更多为上,更少为下”[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营;汉英“前后”空间隐喻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史林书;从认知角度看英语中的空间隐喻[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韩勇强;致使结构的认知研究:致使连续体、原型和空间隐喻模型[D];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

7 袁颖;俄汉形状词острый/“尖”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晶;“远/近”的空间隐喻[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琳;俄语空间隐喻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刘涛;俄汉语空间隐喻对比[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数量垂直空间隐喻的实验研究-“更多为上,更少为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2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4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