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劳动纠纷处理中的法律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2:11

  本文关键词:劳动纠纷处理中的法律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形态的多样化和劳动者法律维权意识的提升,劳资关系面临更大更复杂的挑战。劳动关系人身属性的特点和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重要形态,其纠纷必然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劳资矛盾作为当今中国社会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实现劳动纠纷快速有效化解涉及到劳动者利益保护、劳资关系平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之重要目的。笔者基于对劳动纠纷案件多发、高发、频发的高位运行态势及纠纷处理不及时,效果不满意现状的认识,并对现行处理劳动纠纷的自主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方式存在缺陷和不足的分析,结合法律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提出了法律社工介入劳动纠纷的主张,以笔者实操的纠纷案件为原本,从理论依据、专业技巧、优势、价值观多维度论证该主张的落地性。社会工作性质的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是一种专业性突破,也是开创一个新的专业实践领域,而在劳动纠纷处理中的干预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将法律视角下的劳动纠纷扩充到社会关系中巧妙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进行彻底化解,把单向的、片面性的法律维权手段多样化为综合性的化解冲突的渠道,继而融洽劳资关系,巩固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法律社会工作 劳动纠纷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6;D92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导论8-16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的价值及意义9
  • 1.3 研究文献及评议9-12
  • 1.3.1 关于劳动纠纷处理的文献综述9-11
  • 1.3.2 关于法律社会工作研究的评述11-12
  • 1.3.3 文献综述评议12
  • 1.4 相关概念界定12-13
  • 1.5 理论依据13-14
  • 1.5.1 社会资本理论13
  • 1.5.2 理性行动理论13-14
  • 1.5.3 赋权理论14
  • 1.6 研究方法14-16
  • 第2章 对传统劳动纠纷处理方式的研析16-21
  • 2.1 传统劳动纠纷处理的几种方式16-18
  • 2.1.1 自主协商调解16
  • 2.1.2 申请仲裁16-17
  • 2.1.3 诉讼方式17-18
  • 2.2 传统劳动纠纷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18-19
  • 2.2.1 现行调解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劳动者的合法利益18
  • 2.2.2 仲裁、诉讼方式周期过长,加重了成本,浪费司法资源18
  • 2.2.3 裁审关系衔接不畅导致法院判决改变仲裁裁决的比例较高18-19
  • 2.3 传统劳动纠纷处理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9-21
  • 2.3.1 劳动者法律意识及法律专业知识的不足19
  • 2.3.2 调解委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较低19-20
  • 2.3.3 传统手段将纠纷简单地放在了“纠纷”阶段来考察和判断20-21
  • 第3章 劳动纠纷处理中的法律社会工作介入21-34
  • 3.1 劳动法律社工室简介21-22
  • 3.2 法律社会工作介入劳动纠纷处理的具体过程22-32
  • 3.2.1 案件基本情况22-23
  • 3.2.2 法律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23-32
  • 3.3 对介入工作的总结32-34
  • 3.3.1 法律社工介入劳动纠纷的具体服务流程32
  • 3.3.2 法律社工介入到劳动纠纷处理中的工作内容32-34
  • 第4章 劳动纠纷处理中法律社工介入的分析34-43
  • 4.1 理论支撑34-36
  • 4.1.1 理性行动理论34
  • 4.1.2 社会资本理论34-35
  • 4.1.3 增强权能理论35-36
  • 4.2 专业价值观的运用36-37
  • 4.2.1 个别化原则36
  • 4.2.2 案主自决原则36-37
  • 4.2.3 保密原则37
  • 4.3 法律社工在劳动纠纷处理中的角色分析37-39
  • 4.3.1 服务提供者37-38
  • 4.3.2 资源筹措人38
  • 4.3.3 倡导者38-39
  • 4.3.4 管理者39
  • 4.4 劳动纠纷处理中法律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39-41
  • 4.5 劳动纠纷处理中法律社工介入应注意的问题41-43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43-47
  • 5.1 本研究的结论43-45
  • 5.1.1 法律社工介入劳动纠纷处理是必要的43
  • 5.1.2 法律社工介入劳动纠纷处理是可行的43-44
  • 5.1.3 法律社工介入劳动纠纷处理是专业社工嵌入式发展的必然结果44-45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45-46
  • 5.2.1 研究的创新点45-46
  • 5.2.2 研究的局限性46
  • 5.3 讨论与思考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六种合同签不得[J];乡镇企业科技;2000年08期

2 周敏健;上海首例涉外劳动纠纷案胜诉的启示[J];中国律师;2002年10期

3 张劲松;;应注意实效期间发生劳动纠纷[J];中国残疾人;2003年01期

4 宋亦松;合资中引发的一起劳动纠纷[J];中国劳动;2004年03期

5 王晓湘;劳动纠纷、投诉举报案件为何逐年递增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05期

6 魏权;劳动纠纷案例及法解[J];农家顾问;2005年07期

7 李洪 ,石红云;邮政委代办“陷入”劳动纠纷[J];中国邮政;2005年11期

8 狄际平;;关于解决劳动纠纷的几点思考[J];山西科技;2008年03期

9 李红成;;论诉讼外解决公司劳动纠纷的法律效果——以双赢效果为导向的分析[J];学理论;2010年14期

10 王宝令;杜冰;;初探建筑私营企业劳动纠纷的法经济学解释[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毕加艳;蒋仕娇;;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问题分析——胡某诉某啤酒公司劳动纠纷案[A];第五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先明;企业控制和减少劳动纠纷的四个手段[N];人民政协报;2003年

2 刘先明;如何减少劳动纠纷[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3 司春燕;完善劳动纠纷解决机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4 ;首家劳动纠纷调处中心朝阳挂牌[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5 刘军;芬兰:用人企业不招人,可减劳动纠纷[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记者 顾雯 实习生 杨志;发生劳动纠纷社区就能解决[N];南京日报;2009年

7 记者 文志辉;“收”“查”结合避免劳动纠纷[N];吐鲁番报(汉);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刚 本报通讯员 肖成效;司法确认 劳动纠纷调处化繁为简[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钟振宇;映秀:提前介入化解劳动纠纷[N];阿坝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张维仲;五峰工会主动调解劳动纠纷[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岸峰;郑州市劳动纠纷中利益冲突及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赖珊珊;群体性劳动纠纷的示范诉讼解决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3 丁超;群体性劳动纠纷私力救济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4 吴锦连;论劳动纠纷联动联调机制的立法构建[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5 陈伟;公司劳动纠纷的法经济学分析——从公司“社会责任”的角度考察[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阳荡;许某与某保险公司劳动纠纷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3年

7 王伟;劳动纠纷处理中的法律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李雪;一起劳动纠纷案件的分析与思考[D];兰州大学;2012年

9 惠微;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纠纷处理中的法律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2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