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秀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研究
本文关键词:春秀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下成长,有的留守儿童可以健康乐观地成长,但更多的是那些缺乏亲情关爱和心理疏导的留守儿童,他们羞于表达、性格内向,更多时候是被社会标签,在这个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造成其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缺失。本文以社会化理论作为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的理论和价值,对春秀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功能弥补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做分析探讨。本项目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服务取向将留守儿童社会化功能缺失的操作化分为弥补亲情缺失、改善管束系统及提升自信心这三个方面,最终建立整合型的留守儿童社会化功能弥补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通过对该项目的前期调研、项目设计、执行、评估、反思等一系列过程进行详述,以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经验。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化 社会工作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5;C9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导论8-13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10
- 一、留守儿童的社会背景8-9
- 二、选题的项目背景9
- 三、研究的意义9-10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支持10-13
- 一、国内外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综述10-11
- 二、社会化理论11-13
- 第二章 留守儿童需求评估和优势资源分析13-18
- 第一节 需求评估方法13-14
- 一、访谈法13-14
- 二、社区走访观察14
- 第二节 春秀村留守儿童的多元需求14-16
- 一、道德品质社会化过程中的需要14-15
- 二、社会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需要15
- 三、良好习惯养成过程中的需要15
- 四、自我观念发展过程的需要15-16
- 第三节 春秀村留守儿童的优势资源分析16-18
- 一、春秀村留守儿童自身优势16
- 二、项目点的优势资源16-18
- 第三章 春秀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社会工作介入行动18-32
- 第一节 以优势视角为导向,开展留守儿童个案工作18
- 第二节 以自我发展为目标,生态系统为指引策划小组工作18-22
- 一、“遇见未知的自己”自信心提升小组18-20
- 二、“情暖冬日,和谐春秀”社区参与小组20-22
- 第三节 以社会化功能弥补为导向,整合资源为留守儿童开展社区活动22-31
- 一、儿童游园活动23-24
- 二、“微笑志愿,快乐奉献”志愿者培训24-25
- 三、孝悌教育与体验活动25-27
- 四、朋友圈建设主题活动27-29
- 五、儿童才艺展示会29-30
- 六、关爱留守儿童成长迎春文艺汇演30-31
- 第四节 以服务提升为目标,介入行动过程中注重非正式督导31-32
- 第四章 介入行动的评估及其成效32-37
- 第一节 介入行动的评估方法32
- 一、评估目的32
- 二、评估内容32
- 三、评估方法32
- 第二节 介入行动的成效分析32-37
- 一、服务指标完成情况32-33
- 二、项目服务成效33-37
- 第五章 介入行动的反思37-39
- 第一节 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内容探讨37-38
- 一、把服务对象转化为志愿者,以服务促其成长37
-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37
- 三、加强对后备服务对象的超前影响37-38
- 第二节 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实务技巧探讨38
- 一、适当运用重复技巧,提升服务质量38
- 二、开放式服务活动,加强服务对象沟通38
- 第三节 农村社会工作项目运营管理的探讨38-39
- 一、关注独具的乡村文化,避免文化冲突38
- 二、运用弹性工作法,灵活调整项目计划38-39
- 参考文献39-40
- 附录40-45
- 附录 140-43
- 附录 243-45
- 致谢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娜;;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刍议[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孔德英;浅谈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8年01期
3 陈世联;;儿童社会化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史雪江;李雪;李鸿建;姚尧;朱琳;;福利院院舍照顾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以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年11期
5 卜卫;电视和儿童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4年10期
6 薛素珍;社会变迁与中国儿童社会化[J];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7 沈明德;校外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中国教育学刊;1991年01期
8 许小燕;孙奔;杨柳;;留守儿童社会化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学理论;2014年01期
9 马健;荆悦;宋燕华;;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0年01期
10 陈燕红;;家庭缺失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对“善恩园”的孩子家庭教育调查的若干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娄明会;;浅析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成斌;;留守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的比较[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Y
本文编号:313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