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交叉性视角下的性别文化——基于女生节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4 21:43
  女生节引起了全民的狂欢,促进了人们对女性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性别平等。然而,在节日的背后仍然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狂欢和女性群体内部的分化。基于交叉性视角,引入"情境化立场"和"支配矩阵"理论来探讨女性面临同质性压迫与异质性分化的现状。女性作为节日主体受到男性话语的霸权和消费主义的席卷,这与节日的初衷背道而驰;同时,女性群体内部对"女生"和"妇女"的区隔,使得女性异化了婚姻和生育,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处在多重范畴交叉作用之下的弱势群体应给予关注,构建真正平等的性别秩序。 

【文章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2020,(04)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回顾和研究框架
    (一)“交叉性”研究转向:群体内部的关注
    (二)“情境化立场”和“支配矩阵”:群体同质性和异质性的审视
二、“情境化立场”下强势群体的狂欢
    (一)标语:男性的集体主语狂欢
    (二)购物:男性监视下的代理狂欢
三、“支配矩阵”中弱势群体的失声
    (一)妇女的退场:公共性的消失
    (二)规避式的狂欢:认同的悖论
四、对性别文化的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主义交叉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J]. 张也.  国外理论动态. 2018(07)
[2]高校女生节的性别文化思考[J]. 邸晓星,李海燕.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6)
[3]“交叉性”流派的观点、方法及其对中国性别社会学的启发[J]. 苏熠慧.  社会学研究. 2016(04)
[4]当代女性媒介话语权缺失探析[J]. 朱颖,廖振华.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8)
[5]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J]. 李峰.  河南社会科学. 2008(04)
[6]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J]. 高丙中.  民间文化论坛. 2006(03)
[7]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指标建构[J]. 刘启明.  中国人口科学. 1994(06)



本文编号:3284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84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