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倡导在反家暴社会动员中的应用与创新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倡导在反家暴社会动员中的应用与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过去,受中国传统腐朽观念的影响,民众对家庭暴力往往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但时至今日,民众的观念转变明显,媒体对家庭暴力的报导屡见不鲜,针对愈发频繁、严重的家庭暴力,我国各地不时有相关的组织或个人发起反对家庭暴力的倡导活动。但是此类倡导活动虽然数量众多,形式却普遍单一、枯燥,内容相对陈旧、死板。对于家庭暴力这样相对敏感的社会议题,如果以传统方法进行社会工作倡导,受众可能会觉得社会工作倡导就是照本宣科,对倡导内容失去兴趣;如果以较激烈的方式,力图给受众深刻印象,又可能不易被受众接受。如何对反家暴社会工作倡导方法进行创新?如何增进参与者对倡导议题的共鸣,并达到较好的倡导效果?这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大胆创新,尝试在反家暴社会工作倡导工作坊中融入了艺术治疗元素(如面具制作、影视沙龙等),希望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增进参与者对家暴伤害的体验,以便达到良好的倡导效果。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参与观察、访谈法、问卷法收集资料。研究结果显示,融入艺术治疗元素的反家暴社会工作倡导工作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倡导效果:参与者满意度达到87.94%,86.67%的参与者认为工作坊在普及家庭暴力相关知识方面很有帮助,87.61%的参与者认为迫切需要开展类似的工作坊,对今后的类似倡导项目有较高期待。研究证实了笔者最初的预期,作为反家暴社会工作倡导方法的一种创新,融入了艺术治疗元素的反家暴社会工作倡导可以让参与者对倡导议题产生较强烈的共鸣,从而有效地提高倡导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当然,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安排不充裕、专业知识介绍不足、未对成员进行分类、项目延续性未完全发挥等,这些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论文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要素,包括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说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工作倡导方法存在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社会倡导的效果,因此,如何改进社会工作倡导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中,家庭暴力、艺术治疗及社会倡导的相关概念、方法及模式。从现有研究的分析来看,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少,将艺术治疗方法融入社会工作倡导是一次全新的探索。第三章为本次工作坊的背景、目的、过程和评估,再现了项目的实施过程,并通过问卷法、访谈法收集资料,评估项目实施成效。第四章为反思与讨论,分析了艺术治疗方法融入社会工作倡导实务的优势,以及本项目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针对本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为今后复制、推广类似的社会工作倡导项目提供可能。
【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倡导 家庭暴力 艺术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6;C913.1
【目录】:
- 中文搞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11-13
- (一) 研究的背景11-12
- (二) 研究的问题12-13
- 二、研究意义13-14
- 三、研究方法14-15
- (一) 研究对象14
- (二) 资料收集方法14
- (三) 资料分析方法14-15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5-21
- 一、国内研究15-18
- (一) 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现状研究15-16
- (二) 反对家庭暴力的方法及途径16-17
- (三) 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研究17-18
- 二、国外研究18-21
- (一) 社会倡导的概念及模式18-19
- (二) 艺术治疗的应用及发展19-21
- 第三章 “听悲伤在哭泣”反家暴工作坊:过程与结果21-35
- 一、项目背景及目的21-22
- 二、项目实施过程22-31
- (一) 暖场活动24-26
- (二) 影片欣赏与讨论26-28
- (三) 面具制作28-30
- (四) 专业知识分享30-31
- 三、结果评估31-35
- (一) 成员对本次工作坊的满意程度31-32
- (二) 对家庭暴力相关知识的普及效果32
- (三) 成员对本次工作坊中最感兴趣/最满意的部分32-33
- (四) 成员的意见与建议33
- (五) 对艺术治疗师的访谈33-35
- 第四章 反思与讨论:艺术治疗元素融入社会工作倡导方法的可能与可行35-43
- 一、艺术治疗方法融入社会工作倡导实务的优势35-38
- (一) 保证成员参与度36-37
- (二) 帮助成员表达自我感受37
- (三) 用相对温和、易复制的方式倡导敏感议题37-38
- 二、项目存在的问题38-43
- (一) 时间安排不充裕38-39
- (二) 专业知识介绍不足39-40
- (三) 未对成员进行分类40-41
- (四) 项目延续性有待发挥和落实41-43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43-47
- 一、结论43-44
- 二、建议44-47
- (一) 本项目成功经验的复制与推广44
- (二) 注重项目延续性,并进行网络宣传44-45
- (三) 在大陆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推广艺术治疗的专业方法45-47
- 参考文献47-51
- 附录51-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如建;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其对策[J];晋阳学刊;2000年05期
2 刘淑媛;关于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3 王毅平;家庭暴力与妇女人权[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0年01期
4 秦美珠;家庭暴力与离婚选择[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谢雅萍;冲突阴影下的家庭暴力[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白洁;家庭暴力若干问题探析[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章志图;遏制非犯罪性家庭暴力行为的法律制度构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8 杨源俊;对于防范和惩治家庭暴力几个问题的思考[J];律师世界;2001年03期
9 王军;追溯家庭暴力之源[J];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02期
10 相里秋梅;浅谈家庭暴力[J];太原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当代中国家庭暴力探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江文庆;杜亚松;;家庭暴力环境:儿童虐待的形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飞;;浅析家庭暴力[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4 黄克界;;论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的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孙苑芳;孙越隆;;关于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贵阳市个案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符琼芬;孙雨寒;;家庭暴力案件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庞明慧;;《中国妇女报》家庭暴力报道内容分析[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9 王歌雅;;家庭暴力的背景因素与惩处机制[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孙秀慧;;家庭暴力对受害女性的影响初探[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家庭暴力轻的也应法治[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张俊凤;用法规制止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记者席淑君 通讯员张军萍;青岛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杨涛;家庭暴力与职务高低无关[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翠燕;遭遇家庭暴力就勇敢地站出来[N];赤峰日报;2005年
6 薇薇安 辛文;家庭暴力不容忽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孟群华 潘华虹;为何产生家庭暴力 半数公众不知内因[N];中国人口报;2003年
8 周华 邓苏勇;我国开始重视家庭暴力防治[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福联;应明确规定制止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10 陈本建;在生活中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非法律方式解决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杨肖光;家庭暴力干预政策过程分析及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于涓;女性视角下的夫妻间权利义务平衡[D];武汉大学;2012年
6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雅蓉;论家庭暴力行为及其法律规制[D];山西大学;2007年
2 黄迎;上海孕产妇家庭暴力现状及服务机构应对能力的现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莫良丰;民事保护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事前法律救济[D];湘潭大学;2008年
4 邓刚健;和谐社会背景下反家庭暴力的法理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管霜梅;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周洁;试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庆鹏;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都正伟;家庭暴力及其防治对策[D];南昌大学;2008年
9 管燕燕;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朱琦辉;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倡导在反家暴社会动员中的应用与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