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基于信任关系特征的侗族乡村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5:10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任关系特征的侗族乡村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因为信任关系的多元,成为西南地区治理的难点,推进乡村治理需要把握信任关系特征。本文从关系信任、能力信任和品德信任三个维度来分析侗族信任关系特征。关系信任是分析影响侗族信任关系的几个关键主体——家人、房族、邻居、姻亲和朋友间的信任亲疏关系,得出侗族的信任关系结构为:家人房族姻亲邻居朋友。能力信任是分析侗族对特定能力的信赖,即对精英群体的信任,通过分析得出侗族信任经济、政治、文化等主流精英多于风水、法术等地方精英。品德信任是分析在品德基础上的信任保障,得出勤奋、热情等合规因子多于烂酒、口风不严等不合规因子。再通过SPSS分析关系信任、能力信任和品德信任三维度对侗族信任的贡献率,得出当今的侗族信任结构为能力信任多于品德信任多于关系信任。最后得出侗族信任关系特征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特殊信任”,这是侗族的一般性信任关系特征。当今侗族的信任关系表现为信任内部化和渴望发展的矛盾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侗族现今的治理结构,得出侗族尚未将“寨老”组织纳入治理体系,没有调动内部信任关系资源,使现今治理显得乏力。再分析当今信任内部化和渴望发展的信任关系特征对乡村治理的“要求”,得出需要乡村治理将“寨老”组织纳入治理体系,需回应侗族内部发展需求,维护信任关系,加强互动,充分调动乡村精英群体参与乡村治理,以低成本实现高效治理。给出优化乡村治理的策略,主要是尊重侗族信任内部化的特征,积极调动行动者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实现自主治理,通过赋予行动者更高的主体性、巩固互惠共识、加大情感支撑、提高行动者能力、构建保障体系几措施得以实现;积极回应侗族发展需求,加大资源输入,通过识别需求类型、畅通信息渠道、加大外部资源输入几措施得以实现。
【关键词】:侗族 “寨老”组织 信任关系特征 乡村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22.6;C91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9
  • 1.1.1 研究问题9
  • 1.1.2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1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1-13
  • 1.3.1 研究思路11-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3-15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13
  • 1.4.2 研究的创新点13-15
  • 2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重要概念定义15-29
  • 2.1 国内外研究述评15-21
  • 2.1.1 国内研究述评15-19
  • 2.1.2 国外研究述评19-21
  • 2.2 重要概念定义21-22
  • 2.2.1 信任关系21
  • 2.2.2 乡村治理21-22
  • 2.2.3 社会网络22
  • 2.2.4“寨老”组织22
  • 2.3 本研究所用研究理论综述22-29
  • 2.3.1 社会资本理论22-23
  • 2.3.2 场域理论23
  • 2.3.3 多中心治理理论23-24
  • 2.2.4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24-29
  • 3 侗族信任关系特征的田野调查29-35
  • 3.1 侗族简介29
  • 3.1.1 侗族的族称族源29
  • 3.1.2 侗族分布情况29
  • 3.2 侗族信任关系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29-30
  • 3.3 问卷设计及田野调查30-33
  • 3.3.1 问卷设计30
  • 3.3.2 问卷调查情况30-33
  • 3.3.3 深度访谈介绍33
  • 3.4 调查结果33-35
  • 3.4.1 信度与效度检测33
  • 3.4.2 卡方检验33-35
  • 4 侗族信任关系特征实证分析35-51
  • 4.1 对侗族信任关系的感知35-38
  • 4.2 侗族信任的感知和验证性分析38-45
  • 4.2.1 关系信任38-40
  • 4.2.2 能力信任40-42
  • 4.2.3 品德信任42-45
  • 4.3 侗族信任关系特征45-50
  • 4.3.1 侗族信任关系基础45-46
  • 4.3.2 侗族信任关系结构46-50
  • 4.4 小结50-51
  • 5 信任关系特征——促进侗族乡村治理的基础要素51-61
  • 5.1 现有乡村治理结构及信任关系特征51-56
  • 5.1.1 侗族乡村治理历程51-53
  • 5.1.2 现今侗族社会治理结构及信任关系特征53-56
  • 5.2 侗族信任关系特征所“要求”的乡村治理结构56-59
  • 5.2.1 侗族信任关系特征的变迁与内部自治功能的演变57-58
  • 5.2.2 信任关系特征所“要求”的乡村治理结构58-59
  • 5.3 小结59-61
  • 6 基于信任关系特征基础上的乡村治理策略61-69
  • 6.1 正视侗族信任内部化特征61-63
  • 6.1.1 赋予行动者更高主体性61-62
  • 6.1.2 巩固互惠共识62
  • 6.1.3 加大情感支撑62-63
  • 6.1.4 提高行动者能力63
  • 6.1.5 构建保障体系63
  • 6.2 积极回应侗族乡村发展需求63-65
  • 6.2.1 识别需求类型63-64
  • 6.2.2 加大外部资源输入64
  • 6.2.3 吸纳精英群体进入治理体系64-65
  • 6.2.4 加大合规文化宣传教育65
  • 6.2.5 畅通信息渠道65
  • 6.3 结论和研究展望65-69
  • 6.3.1 研究结论66
  • 6.3.2 研究展望66-69
  • 致谢69-71
  • 参考文献71-75
  • 附录75-78
  • A. 调查问卷75-78
  • B.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78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景军;悠悠侗寨 浓浓乡情——皇都侗族文化村见闻[J];民族论坛;2003年10期

2 姜大谦;吴家琴;;侗族“记间”的特质内涵及文化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3期

3 黄梅;;近年来侗族侗款制度研究综述[J];传承;2013年09期

4 罗康隆;论侗族的族源与文化渊源的关系[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Z2期

5 垒珊;侗族哲学思想[J];民族论坛;1995年03期

6 陈千慧;;基于侗族“萨”崇拜的民间信仰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杨顺清;侗族传统环保习俗与生态意识浅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廖开顺;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近似性[J];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刘宗碧;经济改革的社会转型对侗族文化的重构性影响——以黔东南地区侗族为例[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10 罗康隆;;乡民社会中的风险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侗族社会传统生计方式与生存保障的文化解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昌铎;;侗族学者老有所为的新贡献[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杨少勇;吴伟;;通道侗族芦笙的保护现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张勤;;从“走姑娘”民俗考察侗族传统文化特质及其变迁——以黎平黄岗侗寨为个案[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4 林淑蓉;;文化传统VS.农村现代化——以贵州侗族的文化观光与经济发展为例[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兴文邋本报记者 罗梅;侗族文化品牌步入文化维权时代[N];贵州日报;2008年

2 吴兴文 张中俞;贵州侗族文化研究院在黎平县成立[N];贵州民族报;2009年

3 吴兴文;黎平倾力打造“国际性侗族风情旅游城”[N];贵州民族报;2011年

4 吴兴文;侗族文化品牌保护步入文化维权时代[N];贵州民族报;2008年

5 三江县委宣传部 杨顺丰;增强侗族文化的三种能力[N];柳州日报;2008年

6 榕江县双语办 卜想;“在侗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明文规定广泛运用侗文”[N];贵州民族报;2008年

7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谢娟娟;黔东南侗族文化保护现状初探[N];贵州民族报;2009年

8 张人位 贵州省民委原副主任;旷古未有的一件好事[N];贵州民族报;2009年

9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潘琦;《中国侗族在三江》的感悟[N];柳州日报;2010年

10 李屹;黎平县为侗族文化品牌维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罗冬华;广西侗族传统建筑与家具的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石开忠;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5 吴军;水文化与教育视角下的侗族传统技术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刘彩清;婚姻、家庭、生育与妇女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林华;通道侗族伦理道德传统及其现代转化[D];中南大学;2007年

2 权小勇;侗族生态文化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艺;广西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龙明莲;侗族摔跤文化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5 邹华锋;侗族社会保障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6 石世婷;贵州侗族婚姻习惯与《婚姻法》的冲突与调适[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7 蒙佳;月地下的族群叙事与家园书写[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8 夏文冰;都柳江流域侗族私奔婚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9 蒋筝筝;论侗族牛腿琴的特点及其民俗学特征[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超;广西侗族程阳八寨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任关系特征的侗族乡村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0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2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