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感动:心理学阐释及其作为社会情感治理策略

发布时间:2021-10-27 14:38
  感动是一种特殊且复杂的情感状态,具有明显的心理属性,它是基于对事件、行为等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情感结果,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身体表现,引发相应的温暖感,并能够启动一定的亲社会动机倾向。重要关系事件和关键生活事件是诱发感动的主要刺激,但感动状态的启动还需要依据人们对事件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规范以及社会关系本质的评价。感动的情感性质是积极的,在重视社会心理建设的当下社会,感动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情感治理的策略,这就需要在学术层面上继续深入解析感动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文化差异性,并在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其作为积极情感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助力良好社会心态建设。 

【文章来源】:学术交流.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感动: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应然
二、感动的心理学释义与过程机制
    (一)感动的心理学阐释
    (二)感动状态的心理过程
        1.感动的诱发事件
        2.感动的认知评价模式
        3.感动的情感和行为表现
三、 感动作为一种社会情感治理策略的思考
    (一)作为社会情感治理策略的学术基础
    (二)作为社会情感治理策略的现实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怨气:情感社会学的阐释[J]. 吕小康.  社会科学. 2017(08)
[2]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J]. 成伯清.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5)
[3]道德感动与儒家的德性示范伦理学[J]. 王庆节.  学术月刊. 2016(08)
[4]感动观众:个人生命体验的公众分享——纪录片的情感叙事策略研究[J]. 郭劲锋.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3(05)
[5]道德感动与伦理意识的起点[J]. 王庆节.  哲学研究. 2010(10)



本文编号:3461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61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