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医务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8 06:15
突发公共事件频发以及其带来的损害,让全社会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专业化处置模式日益关注。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承担伤员救治任务,其完善的风险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对于事件整体处置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在医疗机构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者也积极介入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文章以"非典"疫情、上海"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深圳市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医疗卫生救援中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案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模式、角色、工作内容等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医务社会工作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中的介入机制,以求规范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流程,完善医院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救援决策的科学性和处置成效。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2020,(18)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架构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和演变过程中,群体性恐慌、集体行为会诱发更大的社会危机甚至混乱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经历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还会诱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2]对突发公共事件作出适时、恰当的响应是卫生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响应医院的应急组织,启动医务社会工作应急机制,具体介入如下。(1)紧急介入期: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72小时,是生命抢救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医务社会工作者应急工作的重点是协助医院做好伤员的生命救治工作,收集伤员信息,向伤员家属进行紧急的情绪抚慰和心理陪伴。医务社会工作者应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级别、受灾群体的范围、伤员复合外伤类型、心理刺激强度等信息,快速补充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务社工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探讨与反思[J]. 罗磊,计芳,柴双.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02)
本文编号:3462393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2020,(18)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架构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和演变过程中,群体性恐慌、集体行为会诱发更大的社会危机甚至混乱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经历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还会诱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2]对突发公共事件作出适时、恰当的响应是卫生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响应医院的应急组织,启动医务社会工作应急机制,具体介入如下。(1)紧急介入期: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72小时,是生命抢救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医务社会工作者应急工作的重点是协助医院做好伤员的生命救治工作,收集伤员信息,向伤员家属进行紧急的情绪抚慰和心理陪伴。医务社会工作者应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级别、受灾群体的范围、伤员复合外伤类型、心理刺激强度等信息,快速补充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务社工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探讨与反思[J]. 罗磊,计芳,柴双.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02)
本文编号:3462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6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