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全人健康”:临终患者照顾者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1 00: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发病率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癌症末期不仅给临终患者带来消极影响,也让照顾者身心俱疲。临终关怀在老龄化及高患癌率的社会大背景中应需而生,致力于提升临终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然而,家属的需求极易被忽视,就医院系统来说,主要的工作是为临终患者减轻疼痛,对于照顾者的干预几乎是简单的聊天、病人情况的告知等。社会工作因其理念与临终关怀不谋而合,日益成为临终关怀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对临终患者照顾者的干预研究也比较匮乏。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组工作介入临终患者照顾者的干预颇有成效,照顾者在病房与小组中的表现差异较大。因此,笔者开始分析小组工作干预的具体策略及取得的成效,反思小组干预期待为类似群体的小组干预提供借鉴,并探究在临终关怀医院可以为临终患者照顾者提供的有效服务。笔者在需求调查中发现临终患者照顾者普遍处于“自我忽视”的状态,存在关注自我身体健康、情绪疏导、身心放松、外界支持等方面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为指导,开展临终患者照顾者的小组工作干预,从照顾者的身体、心理、灵性、环境这四个层面介入。在第一阶段,照顾者意识到因照顾临终亲人造成了对自我的忽视,...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相关研究
1.2.2 临终患者照顾者的相关研究
1.2.3 小组工作的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临终关怀
1.3.2 临终患者
1.3.3 临终患者照顾者
1.4 介入模式
1.4.1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相关概念
1.4.2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干预途径
1.4.3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应用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的选择
1.5.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5.3 资料搜集方法的选择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临终患者照顾者的需求评估
2.1 临终患者照顾者在临终医院的状态分析
2.1.1 身体层面:身体的忽视与照顾的疲惫
2.1.2 心理层面:由“死”而生出的哀伤与压力
2.1.3 灵性层面:何以如此何以故
2.1.4 环境层面:社会支持网络的断裂与缩小
2.2 临终患者照顾者的需求分析
2.2.1 有待关注的身体与放松训练
2.2.2 宣泄情绪、接纳哀伤与心理支持
2.2.3 对生命的思考:合理解释与发现意义
2.2.4 环境:同伴支持与建立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干预计划的制定及准备
3.1 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干预计划的制定
3.1.1 小组工作的适用性
3.1.2 小组介入思路
3.1.3 小组目标的建立
3.1.4 小组内容的设计
3.1.5 小组性质的确定
3.2 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的准备
3.2.1 小组工作者的准备
3.2.2 小组成员的招募
3.2.3 小组场地与时间的确定
3.2.4 小组的外部支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人健康: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的介入
4.1 小组初期:“自我忽视”到“全人觉醒”方向的转变
4.1.1 小组目标与策略
4.1.2 小组初期:关注自我
4.2 小组中期:“全人觉醒”到“全人健康”方向的转变
4.2.1 小组目标与策略
4.2.2 小组延伸:照顾技巧的分享
4.2.3 小组深化:接纳哀伤
4.2.4 小组高潮:家属联盟
4.3 小组结束:“接纳自我”与“接纳小组”
4.3.1 小组目标与策略
4.3.2 小组结束:回顾与告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的成效分析
5.1 小组过程评估
5.1.1 小组成员参与情况
5.1.2 小组沟通与互动
5.1.3 小组凝聚力与归属感
5.1.4 小组领导
5.2 小组目标的达成情况
5.2.1 身体层面的改变:身体的觉醒与放松技巧的习得
5.2.2 心理层面的改变:接纳、分享与获得支持
5.2.3 灵性层面的改变:自我价值的肯定与意义的萌生
5.2.4 环境层面的改变:陪伴道路上同行者的获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小组介入取向与成效:从“自我忽视”迈向“全人健康”
6.1.2 临终医院照顾者放松角存在的必要性
6.1.3 临终关怀队伍中社会工作的不可替代性
6.2 小组专业反思
6.2.1 缩短小组周期,减少组员流失
6.2.2 小组+个案的服务模式
6.2.3 小组带领者需有灵动性
6.2.4 开放式小组的建议
6.3 研究贡献与不足
6.3.1 研究贡献
6.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卷内备考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宁疗护的起源、发展与展望[J]. 邸淑珍,张靖,张学茹,司秋菊,冯莉莉.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8(01)
[2]中国大陆临终关怀现状研究[J]. 梁丽君,张改改. 实用老年医学. 2018(01)
[3]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王凯,王新红,王松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17(27)
[4]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对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熊梨花,毛卫兰. 中国医学创新. 2017(10)
[5]提升癌症末期患者照顾者抗逆力水平小组工作干预研究[J]. 陶莹莹,俞云,程明明.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 (01)
[6]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特色临终关怀体系建构的若干思考[J]. 陆杰华,伍海诚. 新视野. 2017(01)
[7]宁养疗护中的嵌入性灵性照顾——基于癌症末期患者家属团体活动的案例分析[J]. 王京娥,康宗林. 医学与哲学(B). 2016 (01)
[8]促进专校学生全人健康工作坊的评估[J]. 吴海雅,梅锦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1)
[9]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张吉,胡君娥,周蓉,胡攀. 护理管理杂志. 2016(01)
[10]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J]. 王春华,常小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12)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D]. 朱春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33658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相关研究
1.2.2 临终患者照顾者的相关研究
1.2.3 小组工作的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临终关怀
1.3.2 临终患者
1.3.3 临终患者照顾者
1.4 介入模式
1.4.1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相关概念
1.4.2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干预途径
1.4.3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应用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的选择
1.5.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5.3 资料搜集方法的选择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临终患者照顾者的需求评估
2.1 临终患者照顾者在临终医院的状态分析
2.1.1 身体层面:身体的忽视与照顾的疲惫
2.1.2 心理层面:由“死”而生出的哀伤与压力
2.1.3 灵性层面:何以如此何以故
2.1.4 环境层面:社会支持网络的断裂与缩小
2.2 临终患者照顾者的需求分析
2.2.1 有待关注的身体与放松训练
2.2.2 宣泄情绪、接纳哀伤与心理支持
2.2.3 对生命的思考:合理解释与发现意义
2.2.4 环境:同伴支持与建立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干预计划的制定及准备
3.1 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干预计划的制定
3.1.1 小组工作的适用性
3.1.2 小组介入思路
3.1.3 小组目标的建立
3.1.4 小组内容的设计
3.1.5 小组性质的确定
3.2 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的准备
3.2.1 小组工作者的准备
3.2.2 小组成员的招募
3.2.3 小组场地与时间的确定
3.2.4 小组的外部支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人健康: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的介入
4.1 小组初期:“自我忽视”到“全人觉醒”方向的转变
4.1.1 小组目标与策略
4.1.2 小组初期:关注自我
4.2 小组中期:“全人觉醒”到“全人健康”方向的转变
4.2.1 小组目标与策略
4.2.2 小组延伸:照顾技巧的分享
4.2.3 小组深化:接纳哀伤
4.2.4 小组高潮:家属联盟
4.3 小组结束:“接纳自我”与“接纳小组”
4.3.1 小组目标与策略
4.3.2 小组结束:回顾与告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临终患者照顾者小组的成效分析
5.1 小组过程评估
5.1.1 小组成员参与情况
5.1.2 小组沟通与互动
5.1.3 小组凝聚力与归属感
5.1.4 小组领导
5.2 小组目标的达成情况
5.2.1 身体层面的改变:身体的觉醒与放松技巧的习得
5.2.2 心理层面的改变:接纳、分享与获得支持
5.2.3 灵性层面的改变:自我价值的肯定与意义的萌生
5.2.4 环境层面的改变:陪伴道路上同行者的获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小组介入取向与成效:从“自我忽视”迈向“全人健康”
6.1.2 临终医院照顾者放松角存在的必要性
6.1.3 临终关怀队伍中社会工作的不可替代性
6.2 小组专业反思
6.2.1 缩短小组周期,减少组员流失
6.2.2 小组+个案的服务模式
6.2.3 小组带领者需有灵动性
6.2.4 开放式小组的建议
6.3 研究贡献与不足
6.3.1 研究贡献
6.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卷内备考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宁疗护的起源、发展与展望[J]. 邸淑珍,张靖,张学茹,司秋菊,冯莉莉.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8(01)
[2]中国大陆临终关怀现状研究[J]. 梁丽君,张改改. 实用老年医学. 2018(01)
[3]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王凯,王新红,王松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17(27)
[4]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对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熊梨花,毛卫兰. 中国医学创新. 2017(10)
[5]提升癌症末期患者照顾者抗逆力水平小组工作干预研究[J]. 陶莹莹,俞云,程明明.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 (01)
[6]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特色临终关怀体系建构的若干思考[J]. 陆杰华,伍海诚. 新视野. 2017(01)
[7]宁养疗护中的嵌入性灵性照顾——基于癌症末期患者家属团体活动的案例分析[J]. 王京娥,康宗林. 医学与哲学(B). 2016 (01)
[8]促进专校学生全人健康工作坊的评估[J]. 吴海雅,梅锦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1)
[9]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张吉,胡君娥,周蓉,胡攀. 护理管理杂志. 2016(01)
[10]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J]. 王春华,常小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12)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D]. 朱春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33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53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