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熟人社会”环境下的众包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12:49
  随着农村网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快递量也不断增长。而农村末端物流存在着配送速度慢、效率低、配送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网购体验。在城市广泛使用的物流众包配送模式虽能很好的解决末端配送效率和成本的问题,但也存在着客户信任程度低、信用风险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物流众包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及农村地区的文化背景,探索出一种在农村"熟人社会"环境下的众包物流配送模式,利用"面子"约束机制、实名认证、资金抵押等方式,建立起多重信用防范机制,解决众包配送模式中的信用风险问题。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2020,(2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农村“熟人社会”环境下的众包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众包配送运作流程

平台,人员


基于LBS和O2O的众包物流信息平台主要涉及三个参与主体,一是信息平台的管理方,主要负责平台的运营维护、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的制定、配送人员资质审核与培训等方面。二是有配送需求的客户,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配送需求信息。三是提供配送服务的众包人员,可根据平台推送的订单进行接单,如图1。为建立众包物流配送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参与众包配送的人员需在平台上实名注册,在接单配送前,需要通过平台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诚信管理制度等培训,还需在自己的平台账户中存入一定金额的押金,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在给众包人员推送订单时,平台可通过LBS服务将订单优先推送给居住地离客户较近的配送人员,使建立在地缘关系上的“面子”机制发挥作用,降低配送风险。在配送过程中,平台可利用GPS定位跟踪系统全程跟踪配送人员运行轨迹,增强配送过程的可控性,如图2。

信用风险,机制


为建立众包物流配送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参与众包配送的人员需在平台上实名注册,在接单配送前,需要通过平台的业务流程、操作规范、诚信管理制度等培训,还需在自己的平台账户中存入一定金额的押金,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在给众包人员推送订单时,平台可通过LBS服务将订单优先推送给居住地离客户较近的配送人员,使建立在地缘关系上的“面子”机制发挥作用,降低配送风险。在配送过程中,平台可利用GPS定位跟踪系统全程跟踪配送人员运行轨迹,增强配送过程的可控性,如图2。2.众包配送运作流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的配送体系问题[J]. 李政泽,宋聪.  现代商贸工业. 2018(08)
[2]我国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众包配送模式[J]. 陈耀庭,黄和亮.  中国流通经济. 2017(02)
[3]农村熟人社会难以瓦解的原因与对策[J]. 黎金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4]线上线下互动、群体分化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基于虚拟社区的实证分析[J]. 周军杰,左美云.  中国管理科学. 2012(06)
[5]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J]. 陈柏峰.  社会. 2011(01)



本文编号:3548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548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