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异化影响青年生活方式实质、表征及消解策略
发布时间:2022-01-05 21:26
网络异化阻碍了青年群体正确处理与网络的主客体关系,导致了青年生活方式的异化。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分析发现,网络异化影响青年生活方式的实质是在网络生活中青年群体主体能力退化、理性逐步丧失,以及网络虚拟群体对主体性自我意识控制所导致的青年群体主体性消解;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生活方式的价值与意义迷失、生活方式行为与健康相悖、生活方式能力与动力衰退以及生活方式的再造与生活剥离等现象。
【文章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青年网络异化的实质是主体性消解
(一)网络异化导致青年主体能力退化和理性逐步丧失
(二)网络异化加剧虚拟群体对主体性自我意识的控制
二、网络异化影响青年生活方式之表征
(一)青年生活方式的价值与意义迷失
(二)青年生活方式的行为与健康相悖
(三)青年生活方式的能力与动力衰退
(四)青年生活方式的再造与生活剥离
三、网络异化影响青年生活方式的消解策略
(一)观点层面: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
(二)能力层面:培育网络媒介素养和健康生活习惯
(三)保障层面:完善网络媒介监督和健康生活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环境中的“异化”及其治理——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分析[J]. 张东,尹帮文.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7)
[2]生活方式研究40年:学术历程、学科价值与学科化发展[J]. 王雅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人的网络异化之主体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人学的视角[J]. 余佳莹. 新闻传播. 2019(01)
[4]睡眠与生活方式及亚健康的关系[J]. 陈洁瑜,梁国骏,王嘉莉,孙晓敏,杨乐斌,姬彦兆,罗仁,赵晓山. 广东医学. 2016(04)
[5]物质与精神兼顾的世俗主义——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价值观[J]. 李路路,范文. 社会科学战线. 2016(01)
[6]网络社会——人类生存理想的乌托邦[J]. 王炜. 情报科学. 2001(10)
本文编号:3571105
【文章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青年网络异化的实质是主体性消解
(一)网络异化导致青年主体能力退化和理性逐步丧失
(二)网络异化加剧虚拟群体对主体性自我意识的控制
二、网络异化影响青年生活方式之表征
(一)青年生活方式的价值与意义迷失
(二)青年生活方式的行为与健康相悖
(三)青年生活方式的能力与动力衰退
(四)青年生活方式的再造与生活剥离
三、网络异化影响青年生活方式的消解策略
(一)观点层面: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
(二)能力层面:培育网络媒介素养和健康生活习惯
(三)保障层面:完善网络媒介监督和健康生活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环境中的“异化”及其治理——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分析[J]. 张东,尹帮文.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7)
[2]生活方式研究40年:学术历程、学科价值与学科化发展[J]. 王雅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人的网络异化之主体性审视——基于马克思人学的视角[J]. 余佳莹. 新闻传播. 2019(01)
[4]睡眠与生活方式及亚健康的关系[J]. 陈洁瑜,梁国骏,王嘉莉,孙晓敏,杨乐斌,姬彦兆,罗仁,赵晓山. 广东医学. 2016(04)
[5]物质与精神兼顾的世俗主义——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价值观[J]. 李路路,范文. 社会科学战线. 2016(01)
[6]网络社会——人类生存理想的乌托邦[J]. 王炜. 情报科学. 2001(10)
本文编号:3571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57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