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基于CLASS数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20 04:19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中的个人数据,运用分层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贫困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都是老年人个体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感均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都存在城乡差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对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感有更强的不利影响,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感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弱。
【文章来源】:兰州学刊. 2020,(07)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压力过程模型及其启示
(二)相对剥夺理论及其启示
(三)分析框架
三、数据来源、变量描述与计量模型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取与描述
1.因变量
2.自变量
3.控制变量
(三)计量模型
四、贫困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实证检验
(一)贫困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贫困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2.贫困对老年人抑郁感的影响
(二)贫困对老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
1.贫困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城乡差异
2.贫困对老年人抑郁感影响的城乡差异
五、研究结论及其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高龄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强,徐刚,张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2]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 温兴祥. 中国农村观察. 2018(06)
[3]贫困是否影响农村中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J]. 温兴祥,程超. 南方经济. 2017(12)
[4]我国中老年人心理健康与收入、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J]. 孙晶晶,周清杰. 中国物价. 2017(09)
[5]社会支持对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J]. 董亭月. 调研世界. 2017(08)
[6]丧偶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性别差异与城乡差异分析[J]. 程新峰,姜全保. 人口与发展. 2017(04)
[7]社会比较、相对收入与生活满意度[J]. 王俊秀. 社会学评论. 2014(03)
[8]收入不平等、健康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经验证据[J]. 胡洪曙,鲁元平. 中国软科学. 2012(11)
[9]老年人孤独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韦璞. 社会工作. 2012(10)
[10]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 邢占军. 社会学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634299
【文章来源】:兰州学刊. 2020,(07)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压力过程模型及其启示
(二)相对剥夺理论及其启示
(三)分析框架
三、数据来源、变量描述与计量模型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取与描述
1.因变量
2.自变量
3.控制变量
(三)计量模型
四、贫困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实证检验
(一)贫困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贫困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2.贫困对老年人抑郁感的影响
(二)贫困对老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
1.贫困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城乡差异
2.贫困对老年人抑郁感影响的城乡差异
五、研究结论及其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高龄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强,徐刚,张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2]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 温兴祥. 中国农村观察. 2018(06)
[3]贫困是否影响农村中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J]. 温兴祥,程超. 南方经济. 2017(12)
[4]我国中老年人心理健康与收入、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J]. 孙晶晶,周清杰. 中国物价. 2017(09)
[5]社会支持对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J]. 董亭月. 调研世界. 2017(08)
[6]丧偶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性别差异与城乡差异分析[J]. 程新峰,姜全保. 人口与发展. 2017(04)
[7]社会比较、相对收入与生活满意度[J]. 王俊秀. 社会学评论. 2014(03)
[8]收入不平等、健康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经验证据[J]. 胡洪曙,鲁元平. 中国软科学. 2012(11)
[9]老年人孤独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韦璞. 社会工作. 2012(10)
[10]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 邢占军. 社会学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634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3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