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趋新”亦需兼顾“本土”:重审海外汉学视域下的近代乡村研究——兼及西方两种解释体系的理论缺陷与现实困境

发布时间:2023-01-14 15:45
  近代欧风美雨的侵袭,中国在"列强谋我"的逆境下,逐步走向"自器至道"的转换过程,大有同欧美亦步亦趋之心。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农村,自然卷入其中。清末以来,政府有意识地向乡村延伸权力触角,从教育、基础设施、卫生医疗,几乎无所不包。海外学者杜赞奇、彭慕兰分别通过"国家政权建设"与"国家战略转移"范式来研究近代农村,前者代表着资源的汲取,后者代表着资源与服务的分配。两者均有助于研究视域的拓宽,但其对于分析理论的前提有所忽视,将西欧与中国主体混淆,亦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具体历史语境,对于近代乡村史的解读流于表面。学人在吸收海外研究成果之际,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对本土语境有清晰的认知,不可盲目"趋新崇洋"。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美国汉学领域中乡村研究发展略论
二、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再审视
三、国家服务、资源调配范式的创新与不足
四、结语:学科建设的省思与尝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重视域下管窥“后科举时代”的近代乡村社会——近二十年来研究述评与取向省思[J]. 温程.  农业考古. 2019(04)
[2]“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省思[J]. 李发根.  近代史研究. 2019(01)
[3]“新革命史”:由来、理念及实践[J]. 李金铮.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7)
[4]回顾·思考·展望:近五年以来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综述[J]. 武小力.  高校社科动态. 2017 (03)
[5]“国家政权建设”的概念旅行:从西方到中国[J]. 汪雪芬,王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02)
[6]史实的构建:历史真理与理性差序[J]. 马俊亚.  历史研究. 2016(02)
[7]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J]. 王奇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8]革命中的乡村——土地改革运动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J]. 李里峰.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3)
[9]晚清地方督抚权力问题再研究——兼论清末“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形成[J]. 李细珠.  清史研究. 2012(03)
[10]国家建构:理论始源与中国研究的局限[J]. 张启威,左广兵.  领导科学. 2012(20)



本文编号:3730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30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4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