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 ————以安庆黄梅戏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21 09:19
  当前社会给予乡村记忆的关注度越来越多,揭示了国家、社会学者对于乡土社会的重视。国内外的学者对于乡村记忆如何传承与延续、乡村记忆的建构以及其内在的传承机制的变迁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本文旨在借助这些研究成果来研究乡村记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新的转变趋势也就是乡村记忆向更加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方向转变,这种趋势的转变需要学者在实际的田野调查中更加注重身体实践中的生活体验与内心感受,对众多民众细小甚微的日常生活实践给予更多的关注,身临其境地感受普通村民的生活实践逻辑以及其对乡村记忆的重大意义。同时这样的转变也促进了学者们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社会结构与地方乡土文化有关的乡村记忆作进一步的深刻了解。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为乡村记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一种研究视角与路径。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地区乡村记忆的传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机,包括慢慢流失的记忆主体,日益缩减与毁坏的记忆空间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渐行渐远,通过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有些乡镇对于地方特色的乡村记忆传承保护的很好有些乡镇却不尽人意。而黄梅戏作为安徽省最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当地具有很深厚的影响力也给很多人留下了美好...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1、研究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西方社会记忆理论发展历程
        2、中国社会记忆理论发展历程
        3、黄梅戏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概念解析
        1、乡村记忆
        2、仪式
        3、日常生活实践
第二章 安庆人关于黄梅戏的乡村记忆
    (一)安庆地区黄梅戏概况
    (二)安庆人关于黄梅戏的乡村记忆
        1、关于名人严凤英的记忆
        2、关于黄梅戏表演仪式的记忆
        3、关于经典黄梅戏的记忆
    (三)黄梅戏与乡村记忆的关系
第三章 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以黄梅戏为载体
    (一)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的呈现
        1、身体积淀下的乡村记忆
            (1)通过身体实践激活村民的乡村记忆
            (2)通过身体实践展现村民精神面貌
        2、纪念仪式的重复操演
        3、记忆场址空间的修缮与再造
            (1)故居修缮与改造,重燃乡村记忆热情
            (2)再造标志性的记忆场址
        4、文化符号对乡村记忆的传承
    (二)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民间自为
        2、外部因素:国家在场
第四章 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一)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面临的困境
        1、记忆传承主体的流失与断层
        2、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方式与观念发生变化
        3、外来游客缺乏身体实践体验
        4、经典戏曲局限于传统生活
    (二)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面临困境的原因
        1、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影响
        2、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3、非典型地区的基层组织缺场
第五章 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的建设路径及启示
    (一)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的建设路径
        1、个人是乡村记忆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基础
        2、传统村落为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提供了空间
        3、国家是乡村记忆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领导者
            (1)首先需要增加资金的投放力度
            (2)大力发展戏曲特色乡村旅游
    (二)转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乡村记忆带来的启示
        1、注重口述史的抢救与乡村记忆文献资料的整理
        2、引领乡贤做传承乡村记忆的带头人
        3、鼓励建设村级乡村记忆网络共享工程
        4、发挥民间剧社传承乡村记忆的积极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7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47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