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课堂中儿童多元化需求研究 ————以北京市某机构四点半课堂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28 18:00
现在的中小学生校外负担越来越重,校外培训机构各式各样,为了减轻孩子们负担,2018年3月28日教育部提出多地要抓紧推进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北京市将综合施策,治理行业乱象,重点研究解决“课后三点半”的问题以及减负之后要大力发展学生素质和特长的问题,保护中小学生的安全与健康。“四点半课堂”是指依托社区已有的活动场所和人员资本,中小学生放学后的4:30到6:30这段时间,社区里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法按时接送孩子们放学,“四点半课堂”把孩子们组织起来,提供课业辅导、文体娱乐等服务。由于孩子们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容易受到家庭、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自信心不足、缺乏社区归属感等问题,孩子们多元的需求难以满足,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发展。目前“四点半课堂”的出现满足了家长们的需求,那么被服务对象儿童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如何提供儿童所需要的服务是需要笔者本文重点研究的。本文以北京市某机构“四点半课堂”项目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四点半课堂”儿童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立足于儿童的多元需求。从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出发,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的的方法,了解“四点半课堂”项目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儿童在“四点半课堂”内外部的需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四点半课堂”的研究综述
1.2.2 国外“四点半课堂”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参与观察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访谈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持
2.1 概念界定
2.1.1 “四点半课堂”
2.1.2 儿童的年龄界定
2.2 理论支持
2.2.1 生态系统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第3章 某机构“四点半课堂”项目概述
3.1 相关机构和社区简介
3.1.1 J机构
3.1.2 东管头社区
3.2 项目产生的背景
3.2.1 社区实践探索
3.2.2 政府大力推进
3.3 项目运作情况
3.3.1 基本情况
3.3.2 服务内容
3.3.3 项目的实施及效果
第4章 “四点半课堂”儿童的需求分析
4.1 “四点半课堂”儿童的内部需求
4.1.1 课后安全的需求
4.1.2 辅导课后作业需求
4.1.3 自我学业能力提升的需求
4.1.4 渴望业余生活更自主
4.1.5 发展兴趣爱好的需求
4.1.6 同辈群体交往需求
4.2 “四点半课堂”儿童的外部需求
4.2.1 亲近父母的需求
4.2.2 社区融入和归属的需要
4.2.3 机构提供多元服务的需求
4.2.4 社工提供专业服务的需求
4.3 儿童需求产生的原因分析
4.3.1 机构专业度不足
4.3.2 儿童的参与度不足
4.3.3 社区居民的认同接纳不足
第5章 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5.1 增加与社区儿童及家庭的沟通,增强其参与意识
5.1.1 小组讨论“四点半课堂”日常安排
5.1.2 三方互动,商讨日常安排
5.1.3 试用方案
5.1.4 集体回应选择方案
5.2 挖掘社区资源,提高儿童社区融入感和归属感
5.2.1 拓展资源网络
5.2.2 增强现有资源质量
5.2.3 招募对象年龄的相仿性
5.3 推进社会组织的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5.3.1 社工提高链接资源的能力
5.3.2 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5.3.3 矫正儿童心理偏差行为
5.4 构建支持体系,促进儿童与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
5.4.1 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
5.4.2 发展自我保护能力
5.4.3 完善儿童各类社会保障体系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51593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四点半课堂”的研究综述
1.2.2 国外“四点半课堂”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参与观察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访谈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持
2.1 概念界定
2.1.1 “四点半课堂”
2.1.2 儿童的年龄界定
2.2 理论支持
2.2.1 生态系统理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第3章 某机构“四点半课堂”项目概述
3.1 相关机构和社区简介
3.1.1 J机构
3.1.2 东管头社区
3.2 项目产生的背景
3.2.1 社区实践探索
3.2.2 政府大力推进
3.3 项目运作情况
3.3.1 基本情况
3.3.2 服务内容
3.3.3 项目的实施及效果
第4章 “四点半课堂”儿童的需求分析
4.1 “四点半课堂”儿童的内部需求
4.1.1 课后安全的需求
4.1.2 辅导课后作业需求
4.1.3 自我学业能力提升的需求
4.1.4 渴望业余生活更自主
4.1.5 发展兴趣爱好的需求
4.1.6 同辈群体交往需求
4.2 “四点半课堂”儿童的外部需求
4.2.1 亲近父母的需求
4.2.2 社区融入和归属的需要
4.2.3 机构提供多元服务的需求
4.2.4 社工提供专业服务的需求
4.3 儿童需求产生的原因分析
4.3.1 机构专业度不足
4.3.2 儿童的参与度不足
4.3.3 社区居民的认同接纳不足
第5章 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5.1 增加与社区儿童及家庭的沟通,增强其参与意识
5.1.1 小组讨论“四点半课堂”日常安排
5.1.2 三方互动,商讨日常安排
5.1.3 试用方案
5.1.4 集体回应选择方案
5.2 挖掘社区资源,提高儿童社区融入感和归属感
5.2.1 拓展资源网络
5.2.2 增强现有资源质量
5.2.3 招募对象年龄的相仿性
5.3 推进社会组织的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5.3.1 社工提高链接资源的能力
5.3.2 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5.3.3 矫正儿童心理偏差行为
5.4 构建支持体系,促进儿童与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
5.4.1 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
5.4.2 发展自我保护能力
5.4.3 完善儿童各类社会保障体系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51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5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