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城镇老街文化研究 ——以亳州北关老街为例

发布时间:2025-02-06 16:33
  从现有文献来看,老街是对早先提出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有关概念的继承与延伸。基于学者们的理解,结合个人思考,将老街界定为“保存文物非常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相对完整、客观、真实地反映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且具备一定规模的区域。”综观学界对城镇老街的研究,既有成果多是从旅游、建筑、规划等学科出发,对老街的旅游开发、空间布局、规划设计展开探讨,鲜有从文化的视角对老街进行述记与描摹、活化与定格。老街文化,是老街居民在老街空间中,为了满足需求,随着历史积淀而创造出来的不同形态构成的复合体。老街文化是影响老街兴衰的核心要素,具有显著的正功能:一是镌刻城镇记忆,彰显地方特色;二是蕴含社会规范,重塑文化认同;三是积淀文化资源,助推经济繁荣。本文选择亳州北关老街作为个案,沿着亳州北关老街文化现实样态——北关老街文化困境——困境缘由探索——对策建议的思路展开。对北关老街进行深入考察和系统分析,剖析北关老街的历史文化肌理并描述其现实样态,分析老街文化存在的典型问题,对如何通过城镇老街的保护与发展以达致城镇地方文化的接续与传承问题展开讨论。具体来说,北关老街的现实样态具有如下特征:其一,老街文化底...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设计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老街的概念
        (二) 老街文化的概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文化治理理论
        (二) 文化记忆理论
第二章 亳州北关老街文化现状
    一、老街文化底蕴深厚
    二、老街文化繁芜多元
    三、老街文化意象深远
第三章 亳州北关老街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老街建筑遭遇破坏
    二、传统工艺后继乏人
    三、居民文化记忆模糊
    四、居民文化保护意识偏低
    五、居民人际关系疏离
    六、文化传承主体老龄化
第四章 亳州北关老街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层面的原因
        (一) 老街定位错位
        (二) 政策法规不健全
        (三) 管理部门职能交叉
    二、社会层面的原因
        (一) 社会转型过程中阶层分化
        (二) 老街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不足
        (三) 大规模人口社会流动
    三、市场层面的原因
        (一) 市场体系尚不健全
        (二) 利益相关者竞相角逐
        (三) 老街经济价值被放大
第五章 亳州北关老街文化传承策略
    一、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
    二、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 老街文化认同的建构
        (二) 制定老街发展长远规划
        (三)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四) 推动管理部门职能优化
        (五) 加大对老街文化的宣传
    三、推进老街社会管理的创新
        (一) 整合老街居住空间,实现不同阶层互动
        (二) 培育老街社会组织,提升居民话语权利
        (三) 吸引青年居民回流,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四) 培养居民文化自觉,肩负老街文化传承
    四、凸显市场的关键作用
        (一) 促进老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二) 老街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 老街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赢
        (四) 唤醒老街节日文化记忆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30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4030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2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