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公检法机关违法传播信息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3:21

  本文关键词:公检法机关违法传播信息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检法机关 犯罪未成年人 个人信息 消息源


【摘要】:法律规定新闻媒体不得披露犯罪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等可以推断该未成年人身份的信息,公检法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亦不得公开或者传播犯罪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但在实践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的个人信息被公开传播的现象仍时有出现。其中,格外需要注意的是,公检法机关在某些报道中充当了消息源的角色,违法传播了此类信息,,典型的案件如李某某强奸案、哈医大杀医案等。 本文着眼于公检法机关在媒体违法报道中的消息源角色,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追踪,分析、总结公检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和法院违法传播信息的类型、原因及导致的结果,最后梳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第一章主要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个人信息等主要概念进行了介绍,同时总结了我国现行的保护犯罪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特别是针对公检法机关的规定,以及国际公约中对“少年犯”的特殊保护。第二章通过对李某某强奸案、哈医大杀医案等案例的具体分析,总结公检法机关披露犯罪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几种形式,并与印度黑公交案进行对比,比较印度在类似案件中的处理方式。第三章分析了造成公检法机关违法传播信息的几种原因,其中包括法律漏洞、法律执行效果差、媒体方面的原因等。第四章结合之前的案例分析,指出公检法机关披露犯罪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导致的结果,包括直接结果以及产生的延伸性问题。 最后一章分为两部分,针对公检法机关在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的信息发布和媒体应对问题,该章首先介绍了美国、英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对此类问题的法律规定和行为规范,然后结合全文给出建议。
【关键词】:公检法机关 犯罪未成年人 个人信息 消息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C91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1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9
  • 二、研究思路9-10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0-11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法律规定11-18
  •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其个人信息等概念界定11-14
  •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12
  • (二)个人信息12
  • (三)隐私权还是名誉权?12-13
  • (四)公检法机关13-14
  • 二、保护犯罪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14-18
  • (一)国内现行法律法规14-16
  • (二)国际公约16-18
  • 第二章 案例分析:公检法机关在新闻报道中的消息源角色18-27
  • 一、公检法成为媒体消息源的几种形式18-25
  • (一)公安机关公开通报——以哈医大杀医案、李某某强奸案为例18-21
  • (二)通缉令和户籍资料21-23
  • (三)法院审判及判决书23-25
  • 二、对比案例:印度黑公交案25-27
  • 第三章 公检法机关成违法消息传播源的原因27-34
  • 一、法律制度:不完善、不衔接27-30
  • (一)2012 年刑诉法修订前:相关法律存在矛盾之处27-28
  • (二)2013 年新刑诉法生效后:问题仍难完全解决28-30
  • 二、公检法机关:管理不严格、监督缺位30
  • 三、新闻媒体:采访不守底线,法治意识缺乏30-32
  • 四、犯罪未成年人:更加弱势,难获救济32-34
  • 第四章 公检法机关披露犯罪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引发的问题34-40
  • 一、直接后果34-37
  • (一)法律成一纸空文34
  • (二)权威信息源推动新闻大战34-35
  • (三)社会舆论对违法披露信息行为的纵容35-37
  • 二、延伸问题37-40
  •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之争37-38
  • (二)公检法作为信息源是否可以作为媒体侵权抗辩理由?38-40
  • 第五章 各国(地区)经验及建议40-47
  • 一、各国(地区)经验40-43
  • (一)美国40-41
  • (二)英国41-42
  • (三)德国42
  • (四)我国台湾地区42-43
  • 二、相关建议43-47
  • (一)解决相关法律的衔接问题43
  • (二)公检法机关承担起“第一把关人”的角色43-45
  • (三)媒体的新闻报道规范45
  • (四)确立对相关问题的监督主体45-47
  •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龙鑫;;刑事案件新闻处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J];公安研究;2010年11期

2 姚佳;;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新思考——从李天一案谈起[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姚建龙;;论披露未成年犯罪人身份信息之法律禁止[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张红菊;;英国信息公开制度及其特点[J];中国监察;2009年02期

5 高一飞;高建;;犯罪记录封存的制度安排与实施机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周长军;;刑事侦查阶段的犯罪新闻报道及其限制——基于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分析[J];中外法学;2005年06期

7 任晓刚;;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个人资料保护[J];行政与法;2011年08期

8 陈力丹;段文韬;;传媒公开未成年人的姓名和图像说明了什么[J];记者摇篮;2012年07期



本文编号:557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57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e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