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婚恋观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7-19 02:18
本文关键词:恩格斯的婚恋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爱情、婚姻、家庭是人类情感最温馨的归宿,也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婚恋观既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婚恋观的构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下,,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国人的婚恋观伴随着社会变革,显现出了诸多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当代中国人的恋爱观、择偶观、婚姻观、两性观等方面。在价值取向、经济利益、文化教育、社会压力等多元因素的作用下,当代中国的婚恋观出现了婚恋价值观趋向功利、性观念日益开放、婚恋关系不稳定、道德评判观弱化、婚姻家庭责任意识淡薄等不良倾向。当代中国婚恋观既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应当适应变化了的生存方式、社会生活。因此,当代中国的婚恋观亟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重建。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伟大导师,婚恋观是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婚恋观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婚恋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恩格斯婚恋观的理论前提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对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诸多著作中涉及到婚恋观思想进行归纳和分析,梳理了恩格斯婚恋观形成、发展和深化的脉络。最终总结提炼出了恩格斯婚恋观的主要内容,以期根植于恩格斯婚恋观中的相互之爱、专一之爱、恒久之爱、自由之爱的思想能够对当代中国婚恋观的构建有所助益。 借鉴恩格斯的婚恋观,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婚恋观,应当以唯物史观的视角立足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又与时俱进。由此,本文首先论述了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婚恋观的必要性,既是自身和谐与家庭和谐的要求,又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其次,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婚恋观包括构建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三部分重要内容。最后,笔者认为,根据恩格斯的婚恋理论,在中国社会现阶段,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婚恋观要针对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同时进行。通过重视家庭及学校的婚恋观教育、加强社会舆论正向引导、完善婚恋法律机制建设三个合理途径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婚恋观。
【关键词】:恩格斯 婚恋观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4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9
- (一) 选题的目的8
- (二) 研究的意义8-9
-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9-12
- (一) 国外相关研究9-10
- (二) 国内相关研究10-12
- 三、 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点12-14
- (一) 研究方法12
- (二) 理论创新点12-14
- 第二章 恩格斯婚恋观的形成与内容14-25
- 一、 恩格斯婚恋观的理论前提14-18
- (一) 揭露资本主义虚伪的婚恋观14-15
- (二) 继承和批判前人的婚恋观15-18
- 二、 恩格斯婚恋观的发展18-21
- (一) 恩格斯早期婚恋观18-19
- (二) 恩格斯婚恋观的完成时期19-20
- (三) 恩格斯婚恋观的深化与发展时期20-21
- 三、 恩格斯婚恋观的主要内容21-25
- (一) 相互之爱22
- (二) 专一之爱22-23
- (三) 恒久之爱23
- (四) 自由之爱23-25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婚恋观的现状分析25-34
- 一、 当代中国社会婚恋观的基本现状25-27
- (一) 恋爱观:情感质量成为关注焦点25-26
- (二) 择偶观:呈现向传统回归的趋势26
- (三) 婚姻观:既相信爱情也注重物质26-27
- (四) 两性观:“80 后”走进“性福”时代27
- 二、 当代中国社会婚恋观的不良倾向27-29
- (一) 婚恋价值观趋向功利28
- (二) 性观念日益开放28
- (三) 婚恋关系不稳定28-29
- (四) 道德评判观弱化29
- (五) 婚姻家庭责任意识淡薄29
- 三、 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合理婚恋观形成的因素29-34
- (一) 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30-31
- (二) 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彰显31
- (三) 文化教育及家庭背景的外化31-32
- (四) 社会生活压力的催化32-34
- 第四章 借鉴恩格斯的婚恋观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婚恋观34-45
- 一、 借鉴恩格斯的婚恋观构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婚恋观的必要性34-37
- (一) 社会和谐的要求34-35
- (二) 家庭和谐的要求35-36
- (三) 自身和谐的要求36-37
- 二、 借鉴恩格斯的婚恋观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婚恋观的内容37-41
- (一) 借鉴恩格斯的婚恋观构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爱情观38
- (二) 借鉴恩格斯的婚恋观构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婚姻观38-40
- (三) 借鉴恩格斯的婚恋观构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家庭观40-41
- 三、 借鉴恩格斯的婚恋观构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婚恋观的途径41-45
- (一) 重视家庭及学校的婚恋观教育41-42
- (二) 加强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42-43
- (三) 完善婚恋法律机制建设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介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福岩;;康德的哲学革命与先验自由观[J];武陵学刊;2011年03期
2 刘伏海;评费尔巴哈爱的利己主义[J];湖南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3 潘银忠;;恩格斯的爱情观[J];中国市场;2007年39期
4 刘镇江;刘红利;;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伦理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560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6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