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和谐社会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16:17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和谐社会 社会工作 中国特色 制度


【摘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不仅是中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文章分为引言和正文共五个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概述了社会工作含义、功能及历史演进。社会工作具有恢复、预防和发展等功能,大体可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社会转型时期和和谐社会建设时期三个阶段。第二部分阐述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是保持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工作组织结构单一且发展不平衡、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从业人员水平不高等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要完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改进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释放民间社会组织活力;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社会工作制度的经验,逐步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化、职业化和长效化。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工作 中国特色 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CONTENTS10-13
  • 引言13-20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13-14
  • 1. 选题背景13
  • 2. 选题意义13-14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 国外研究概况14-16
  • 2. 国内研究概况16-18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20
  • 1. 文献归纳分析法18
  • 2. 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法18
  • 3.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法18-19
  • 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法19-20
  • 一、 社会工作含义、功能及历史演进20-30
  • (一) 社会工作的含义20-24
  • 1.社会工作的理念21-22
  • 2. 社会工作的主体22
  • 3. 社会工作的对象22-23
  • 4. 社会工作的领域23
  • 5. 社会工作的作用23
  • 6. 社会工作的属性23-24
  • (二) 社会工作的功能24-25
  • 1. 恢复的功能24
  • 2. 预防的功能24-25
  • 3. 发展的功能25
  • (三) 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25-30
  • 1.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工作26-27
  • 2.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27-28
  • 3. 和谐社会时期的社会工作28-30
  • 二、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30-35
  • (一)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重要性30-32
  • 1.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30
  • 2. 有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30-31
  • 3. 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1-32
  • (二)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迫切性32-35
  • 1. 保持社会稳定的迫切要求32-33
  • 2. 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要求33
  • 3. 促进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33-35
  • 三、 中国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35-38
  • (一) 社会工作法律法规不健全35-36
  • (二) 社会工作组织发展不健全36-37
  • 1. 社会工作组织结构单一36
  • 2. 社会工作组织发展不平衡36-37
  • (三)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37-38
  • 1. 专业人才数量不足37
  • 2. 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37-38
  • 四、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38-49
  • (一) 完善社会工作的法律体系38
  • (二) 加强社会工作的组织运行38-43
  • 1. 改进社会工作管理体制38-40
  • 2. 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40-42
  • 3. 释放民间社会组织活力42
  • 4. 做好社会工作宣传动员42-43
  • (三) 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水平43-46
  • 1. 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机制43-44
  • 2. 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机制44-45
  • 3. 完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45
  • 4. 完善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45-46
  • (四) 借鉴先进的社会工作制度46-49
  • 1. 实行多方参与的社会福利服务管理46-47
  • 2. 推进健全合理的社会工作职业制度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立军;李书友;;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监管体系的思路、目标与措施[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思斌;;体制转变中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费梅苹;社区矫正中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经验实证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史柏年;;体制因素与专业认同——兼谈社会工作职业化策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卞文忠;曹雨露;;社会工作立法与和谐社会构建[J];人民论坛;2010年32期

6 朱世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探析与思考[J];社团管理研究;2012年08期

7 王丹丹;刘斌志;;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香港经验及本土启示[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04期

8 童敏;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工作辅导模式探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年02期

10 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本文编号:635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35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