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视野中劳动者职业意识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1:34
本文关键词:精细化视野中劳动者职业意识的实证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造就了分工不断细化,个人与社会联结度的提升使得社会运行的风险更多的是来自于人本身。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劳动者职业意识为研究对象,粗放的职业意识不仅会阻碍社会现代化进程,更会成为危害社会良性运行的诱因,所以需要转变传统的粗放意识,使得社会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本研究在借鉴管理学中“精细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细社会,精细社会就是以科学知识和技术为基础,以精简、合理、高效为原则,借助职业化和劳动分工,实现生产、管理、社会服务各部门、各领域有效链接,促进人和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本研究试用“粗放-精细”的维度来考察人的现代化,粗放人是指不掌握或较少掌握科学知识,,技术水平低,主要以体力劳动或简单手工劳动谋求基本物质生活条件,按照简单经验和传统习惯行事的人;相反,掌握较多科学知识,技术水平较高,承担某种专业化分工的社会劳动,按照理性的制度规则行事者,便是精细人。将精细作为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引入到劳动者职业意识研究中来,结合实证研究,把分析职业意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作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职业意识概念的操作化,得出了具体衡量职业意识的指标体系,测量 指标共分为三级,分别从职业态度、职业责任意识、职业理想、自我评价四个方面,来比较劳动者职业意识的差异,进而推断出影响职业意识的相关因素。在本研究中根据类型抽样的方法,以职业为标准,共抽取了工人、服务人员、企业行政人员、教师四类职业。通过分析发现;首先是影响职业意识的显著因素,其中性别和年龄对劳动者职业意识的影响较弱,而劳动者的工龄、收入、职业、文化程度与职业意识显著相关;其次是 劳动者职业意识的比较结果,工人与文化程度低的劳动者对职业满意度及自豪感的看法内部差异最大成两极分化的趋势,而当劳动者的月收入到达一定量时,职业满意度才会与收入呈正相关;运用回归分析得出,职业类型对职业稳定度有显著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稳定最高,企业行政人员次之,工人的职业稳定度最差;在自我评价的五项指标中,服务人员对自我的总体评价最高,教师的责任心和上进心最强,企业行政人员的时间观念最强,工人对自我整体评价最低;四类职业的劳动者职业忠诚度意识都较低。用精细来衡量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在理论和实证上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通过精细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为衡量现代化提供一个比较量化的依据,便于分析其中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降低社会的运行风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职业意识 精细 现代化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言10-18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1.2 研究的目的11
- 1.1.3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4
- 1.2.1 国外研究概况12-13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3-14
- 1.2.3 简单述评14
- 1.3 理论依据14-18
- 第二章 精细社会的职业意识18-23
- 2.1 社会的粗放与精细18
- 2.2 精细人职业意识的主要特征18-21
- 2.2.1 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19
- 2.2.2 高度的敬业精神19-20
- 2.2.3 尊重知识和科学技术20
- 2.2.4 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20-21
- 2.3 职业意识的有机构成21-23
- 2.3.1 职业态度21
- 2.3.2 职业责任意识21-22
- 2.3.3 职业理想22
- 2.3.4 自我评价22-23
- 第三章 劳动者职业意识的实证分析23-42
- 3.1 研究设计23-24
- 3.1.1 研究方法23
- 3.1.2 概念的操作化与指标构成23-24
- 3.2 研究假设24
- 3.2.1 理论假设24
- 3.2.2 具体假设24
- 3.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24-25
- 3.3.1 调查对象的选取24-25
- 3.3.2 样本结构25
- 3.4 影响劳动者职业意识的因素对比25-37
- 3.4.1 职业满意度与职业自豪感25-35
- 3.4.2 自我评价35-37
- 3.5 影响职业稳定度的因素回归37-42
- 3.5.1 变量预检验37-38
- 3.5.2 模型选择38
- 3.5.3 Binary Logistic 回归分析38-39
- 3.5.4 模型解释39-42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42-47
- 4.1 结果与讨论42-43
- 4.1.1 研究结果42-43
- 4.1.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43
- 4.2 影响职业意识的因素43-44
- 4.2.1 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影响43-44
- 4.2.2 道德中心论文化传统44
- 4.2.3 简单实用主义生存伦理44
- 4.3 改善职业意识的途径44-47
- 4.3.1 优化人精细化发展的社会环境45
- 4.3.2. 加强职业意识的教育和培养45-46
- 4.3.3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职业行为的规范和管理46
- 4.3.4 培育职业组织,提高行业和职业自治水平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 关于劳动者职业意识的调查问卷49-53
- 致谢53-54
- 作者简介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谭卫华,陈沙麦,陈少平;大学生职业意识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周友秀;;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年08期
3 于秀琴;刘俊英;;浅谈职业理想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年21期
4 殷尧;;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年29期
5 许晟;;略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及其实施方案[J];教育与职业;2007年06期
6 叶浩生;;责任内涵的跨文化比较及其整合[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任远;人口城市化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J];探索与争鸣;2004年03期
8 祝世娜;莫凯林;;职业意识教育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21期
本文编号:688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8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