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机关搬迁事件的社会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长庆油田机关搬迁事件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本文的研究缘起于这样一个社会现象:一个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革命老区-庆阳,在石油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却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大力发展香包产业的发展思路。笔者通过对此现象的追踪,发现这种经济发展思路是在地方遭遇石油产业发展困境的局面而提出来的,继而追溯到上世纪末在庆阳地区发展了近三十年的长庆石油勘探局及其部分所属机关单位整体搬迁的社会事件,这给地方政府的石油产业发展造成了困境,也严重破坏了地方的产业链条。 笔者首先通过相关的文献研究建立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即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接着对长庆石油勘探局机关搬迁的决策过程、搬迁过程以及搬迁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做了一个陈述。继而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对勘探局搬迁以前的地方社会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所谓“和睦”的地企关系实质上是以国家对社会的强有力控制为前提的。而到8、90年代,随着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则呈现出了一种紧张的态势。笔者通过对长庆石油勘探局搬迁事件过程的事件分析,发现勘探局实质上是作为国家的代理人而在地方进行开采的,因此勘探局就是国家力量在地方的呈现,而地方社会则在国家这个机器下失去了主体性,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相对弱势的一方,所谓地方的主体性也只有在政治和国家的框架之外才能有所积极的表现。另外在国家代理人制的制度设计下,应该从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其他利益主体入手,增强他们在国家资源分配中的权益,进而实现利益分配的相对均衡化。 最后通过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进一步考察分析,笔者认为国家与社会并非是一个同质性的实体概念,权力与利益的相互共生才是造成国家与社会关系紧张的根源,因此,如何将权力与利益关进“制度化”的牢笼里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制度分析方法与事件分析方法则应该是一种遥相呼应的关系,不能简单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二者进行“人为的”切割。在对地方发展研究的反思上,笔者认为不应忽视地方发展与国家科层制度设计的关系,即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发展的过程如何受到科层制度的限制和约束。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 代理人 发展 主体性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22;C91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第一章 导论8-13
- 一、问题的提出8-11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
- 三、结构-制度分析方法11-12
- 四、过程-事件分析方法12-13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13-26
- 一、对中国石油产业及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研究13-14
- 二、关于地方政府的研究14-16
- 三、关于西部发展问题的研究16-17
- 四、分析框架的建立17-26
- (一) 海外的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18-20
- (二) 海内的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20-23
- (三) 对国家与社会概念的理解23-26
- 第三章 长庆油田机关搬迁的始末26-37
- 一、前石油时代的庆阳地区26-27
- 二、一剂强心剂:长庆石油勘探局的的到来27-31
- 三、长庆石油勘探局搬迁的始末31-37
- (一) 长庆油田机关搬迁的决策过程32-33
- (二) 搬迁的过程及后果33-37
- 第四章 油田搬迁呈现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37-52
- 一、亲缘与危机37-40
- 二、裂痕的呈现与加剧40-44
- 三、搬迁过程呈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44-52
- (一) 制度层面的分析44-46
- (二) 油田与地方互动过程的分析46-50
- (三) 对搬迁后果的分析50-52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52-57
- 一、地方政府消极的主体性52
- 二、国家代理人制的制度安排52-53
- 三、对相关问题的讨论53-57
- (一)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53-54
- (二) 对制度分析与事件分析方法的讨论54-55
- (三) 对地方发展问题的讨论55-57
- 参考文献57-61
- 附录61-6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62-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江;周亚平;;公众参与方式与社会转型中的“逆转型”现象——以Y市政府搬迁中的公众参与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陈文江;周亚平;;西部问题与“东部主义”——一种基于“依附理论”的分析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方长平,冯秀珍;国家利益研究的范式之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J];国际论坛;2002年03期
4 方秋生;;委托代理视角下中央企业高管人员问责制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赵万一;叶艳;;从公权与私权关系的角度解读国家征收征用制度[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唐利平;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7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8 李建斌;李寒;;国家与社会理论在海外中国研究领域中的兴起及其反思[J];江汉论坛;2006年12期
9 姜纬;国有企业改革与委托人—代理人问题[J];经济研究;1994年11期
10 杨瑞龙;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一泓;[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党鹏;[N];市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云燕;农村土地权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梁波;中国石油产业发展范式变迁的组织社会学分析(1988-2008)[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双跃;被建构的西部:西部话语的建构性及其建构逻辑[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8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74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