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8:39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介入 城市低龄老年人 生活适应不良


【摘要】:近年,医疗卫生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在不断上升着,我国长期实行的特殊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副作用”也开始显现——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而进入老年阶段,身份发生新变化的老年人也有着各种困扰和不适应,这一方面来自不断延长的寿命带来的,另一方面来自不断变迁的社会,尤其是低龄老年人,生理和生活巨大改变发生在方方面面。新的形势要求老年人要有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来调整自身,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其能够拥有一个“成功老年”。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法为主,以在生活中出现适应不良现象的、居住在城市中的、年龄介于60-69岁之间的城市低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生活适应不良的现象做出解释说明: 第一,阐述了城市低龄老年人在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这三个层面出发,对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求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发现其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保障、医疗保健、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和交往等方面。 第二,本研究介入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主要内容有:基本生活适应包括:(1)正确看待老年人的生活(2)健全老年人家庭支持网络(3)对特定老年生活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的探讨;精神文化适应包括:(1)人际关系的适应(2)心理上的适应(3)社会角色的转换与适应(4)对特定关系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个人发展适应包括:(1)老年群体文化交流(2)老年群体亚文化建设(3)老年福利机构生活。所采用的工作方法主要为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通过招募小组成员,建立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的互助小组,并协调社区资源,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进入社区老年义务巡逻队的机会。 第三,对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成效进行了评估,总体来说,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在个体层面,城市低龄老年人的消极情绪有所缓解,生活适应能力增强,家庭关系有所改善;在群体层面,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城市低龄老年人建立了老年支持小组,对老年的认知得到了改变;在社会层面,关怀低龄老年人的意识得到增强,城市低龄老年人的支持网络得到完善。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缓解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压力,在社区开展面向城市低龄老年人的社会工作能够帮助城市低龄老年人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 第四,在对社会工作介入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过程进行分后可以发现社会工作介入虽然有不足,但也有其优势,即对人充分尊重易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且因其介入方法灵活,所以覆盖人群比较广。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介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我的心理保护,运用专业督导建立自我意识。同时,还对研究的不足之处作了补充。
【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 城市低龄老年人 生活适应不良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
  • 1.2 文献综述12-14
  • 1.2.1 关于老龄化问题12
  • 1.2.2 关于养老和社区照顾问题12-13
  • 1.2.3 关于临终关怀问题13
  • 1.2.4 关于老年人生活适应问题13-14
  • 1.2.5 研究现状述评14
  • 1.3 概念界定14-15
  • 1.3.1 低龄老年人14-15
  • 1.3.2 老龄化15
  • 1.3.3 生活适应15
  • 1.4 研究设计15-17
  • 1.4.1 理论依据15-17
  • 1.4.2 研究思路17
  •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7-19
  • 1.5.1 研究对象的选取17
  • 1.5.2 研究方法的选择17-18
  • 1.5.3 样本基本情况18-19
  • 第二章 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求分析19-26
  • 2.1 城市低龄老年人面对的主要问题19-23
  • 2.1.1 个体层面19-21
  • 2.1.2 家庭层面21-22
  • 2.1.3 社会层面22-23
  • 2.2 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求分析23-26
  • 2.2.1 个体层面23-24
  • 2.2.2 家庭层面24-25
  • 2.2.3 社会层面25-26
  • 第三章 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介入过程26-35
  • 3.1 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介入方面26-29
  • 3.1.1 生理适应26-27
  • 3.1.2 精神文化适应27-28
  • 3.1.3 个人发展适应28-29
  • 3.2 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29-35
  • 3.2.1 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小组介入29-33
  • 3.2.2 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社区介入33-35
  • 第四章 社工介入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不良的评估35-38
  • 4.1 个体层面35-36
  • 4.1.1 消极的情绪有所缓解35
  • 4.1.2 生活适应能力增强35
  • 4.1.3 家庭关系有所改善35-36
  • 4.2 群体层面36-37
  • 4.2.1 老年互助小组的形成36
  • 4.2.2 对“变老”和“死亡”的认知的改变36-37
  • 4.3 社会层面37-38
  • 4.3.1 关怀低龄老年人的意识增强37
  • 4.3.2 支持网络得到完善37-38
  • 第五章 研究反思38-42
  • 5.1 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38-39
  • 5.1.1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依赖于对人的尊重38
  • 5.1.2 介入方法灵活38-39
  • 5.2 存在的不足39
  • 5.3 困惑39-42
  • 5.3.1 社会工作者的心理保护39-40
  • 5.3.2 如何推进城市低龄老年人生活适应的社会工作40-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件44-46
  • 附件一:针对城市低龄老年人的访谈提纲44-45
  • 附件二:针对社会工作者的访谈提纲45
  • 附件三:针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45-46
  • 致谢46-47
  • 作者简介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沧萍;谢楠;;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理论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2 包福存;邱云慧;;老年社会工作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倩;;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4 岳林;张雷;;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02期

5 何楠;;增权理论与老年社会工作实务[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6 陈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大众传媒对老年形象的呈现[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7 赵娜;;关于如何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2年08期

8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9 付敏红;;增权视角下的进城老人社会适应问题探析[J];社会工作;2013年02期

10 刘会强;;浅谈老年基础工作中的科学管理与管理艺术[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871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71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