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介入
发布时间:2017-10-03 12:21
本文关键词:呼市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介入
【摘要】:随着国家对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视以及人们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孤残儿童的成长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孤残儿童在儿童福利院中的生活学习状况以及其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命运,还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分配公平问题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现有的政策和社会关注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孤残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但是目前儿童福利院的运行模式还处于一个过度期,在孤残儿童接收、供养和送还社会的环节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次研究的重点是孤残儿童在供养阶段的潜能激发问题,主要从树立自我认同感和增加肢体协调度两个方面着手。全文由绪论、三章内容和结束语组成: 绪论中,主要陈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文献回顾总结。 第一章,主要对本次社会工作介入的工作环境和介入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从而找出本次社会工作介入的切入点—孤残儿童自我认同感的树立和肢体协调度的增强. 第二章,这是本文承前启后的一部分,在承接上文提出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的介入工作。遵循社会工作介入的程序,我们首先与呼市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及孤残儿童建立初步关系,在取得他们的认可和信任的前提下,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和个案工作方法展开具体的介入工作,并对介入过程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第三章,主要是在对此次社会工作介入的初步成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和后续阶段三个方面总结了并本次社会工作介入的有待改进之处。 结束语中,笔者根据此次社会工作介入的结果从六个方面总结了此次社会工作介入所得到的结论以及孤残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的有待完善之处。
【关键词】:孤残儿童 社会工作介入 小组工作 个案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32.1;C91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6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一) 选题背景8
- (二) 研究意义8-9
- 二、 研究方法9
- 三、 研究目的9-10
- (一) 了解呼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基本现状和需求10
- (二) 孤残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研究10
- 四、 文献综述10-16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1-16
- 第一章 呼市儿童福利院概况及需求分析16-21
- 第一节 呼市儿童福利院概况16-19
- 一、 社会工作介入的概况16-17
- 二、 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环境17-19
- 第二节 呼市儿童福利院基本需求分析19-21
- 一、 呼市儿童福利院整体运行需求分析19-20
- 二、 呼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需求分析20-21
-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和过程21-37
- 第一节 与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建立初步关系21-22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的展开22-26
- 一、 准备阶段:需求评估,问题界定23
- 二、 开始阶段:确立目标,建立契约23-24
- 三、 中间阶段:具体介入,达成目标24-25
- 四、 评估阶段:评估成效,,总结经验25-26
- 五、 结束阶段:处理离别,引入生活26
- 第三节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26-37
- 一、 涉外儿童教育小组27-30
- 二、 智障儿童成长小组30-33
- 三、 脑瘫儿童治疗小组33-37
-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的反思37-44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的初步成效分析37-40
- 一、 整合周边可利用资源,完善社会工作介入计划37-38
- 二、 激发并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锻炼其肢体协调度38-39
- 三、 与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交流经验,肯定他们的价值39-40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的有待改进之处40-44
- 一、 准备阶段40-41
- 二、 进行阶段41-42
- 三、 后续阶段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著作类45
- 论文类45-4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俞丽娜;;个案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心理干预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3 范斌;试论小组社会工作中的治疗元素[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陆士桢;简论中国儿童福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5 刘琦;高晶;严蓓蓓;管向梅;;小组工作介入行为偏差儿童辅导的策略以南京市珠江路X小学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郭应春;儿童福利事业应对入世的发展策略[J];中国民政;2003年04期
7 张作俭;个案社会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模式[J];民政论坛;1999年02期
8 王素英;从家庭寄养看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趋势[J];民政论坛;2001年02期
9 徐月宾;儿童福利服务的概念与实践[J];民政论坛;2001年04期
10 张U
本文编号:965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6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