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重绘人类解放新议程——论德勒兹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建构

发布时间:2017-10-11 12:48

  本文关键词:重绘人类解放新议程——论德勒兹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德勒兹 马克思主义 块茎 游牧 批判性建构


【摘要】:德勒兹通过"精神分裂症"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对人的深层控制,以及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毁灭。他用"块茎"理论拆解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树状思维"模式,用"解辖域化"鼓吹革命性、解放性和颠覆性,释放对资本主义具有威胁的精神分裂者、块茎、游牧者等后现代主体的能动性,建构能够让"游牧者"自由驰骋的"千高原",重绘人类解放新议程。德勒兹用后现代理论解构马克思主义,又通过批判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建构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德勒兹 马克思主义 块茎 游牧 批判性建构
【分类号】:K565.5
【正文快照】: 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Deleuze,1925-1995)是当代法国与福柯、德里达等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具有同等声誉的哲学大师,他因“块茎”“千高原”“树喻”“解辖域化”“游牧”等具有独创性的哲学概念被赞誉为“哲学中的毕加索”“我们时代的康德”。德勒兹哲学的影响更广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玫;;后现代绘画语言的哲学反思[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2 吴兴帜;;遗产旅游与遗产真实性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杨嵘均;;论虚拟公共领域对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影响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形塑[J];政治学研究;2011年04期

4 黄艾娇;;视觉新闻与微小叙事——利奥塔后现代思想对新闻报道的启示[J];新闻世界;2010年03期

5 司同;;本体问题与差异论美学[J];前沿;2009年11期

6 荆丽敏;;澳洲殖民主义者低语的抱歉——后殖民主义小说《抱歉》的解读[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7 李明;;尼采文化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政治[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裴云;;民族文化、国家权力与全球化[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9 陈荣武;;权力视角:当代城市青年婚姻形态发展态势[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04期

10 张笑扬;;帝国语境下的全球文化图景与中国文化安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舒;;从加缪的《局外人》看理性对人的禁锢与异化作用[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罗骞;;詹姆逊对“生产方式”的坚持与阐释[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凤才;;继承与超越、解构与重建——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阐释[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5 张之沧;;论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6 陶克套;;论草原游牧文化的精神内涵[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天祥;李琦;;面向未来的多媒态艺术及其教育[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孟鑫;;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姚文放;;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后现代转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10 孙强;;人权现代性刍议[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3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4 吴国如;超越他者,,成为主体[D];河南大学;2011年

5 崔增宝;从“精神分析”到“精神分裂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黄学胜;青年马克思对启蒙的扬弃[D];复旦大学;2010年

9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宋联江;民族复兴视域中的人民军队价值认同史论[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庞红蕊;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3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仁阳;化学知识的心理表征与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露;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后现代女权主义[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玲;王跃文官场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蜕变[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邹亮春;历史唯物主义的“地理学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婷婷;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政治娱乐化现象[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郎银雪;叙事·认知·修辞[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洋;电视剧《武林外传》美学特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12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012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7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