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德国社会的现代性维度
本文关键词:“二战”后德国社会的现代性维度
【摘要】:"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虽在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发展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在社会方式的现代转型方面,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在人口结构、外来移民和家庭组成等方面。这表明,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不是受政治经济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更多受观念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人口结构和家庭组成上的现代性转向使"二战"后的德国社会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现代性,外来移民上的保守又使"二战"后的德国现代社会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封闭性。这种现代与保守并存的不对应性标识出了"二战"后的德国,尤其是联邦德国,当然也是统一后德国社会的一个固有特点。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民主德国 联邦德国 人口 外来移民 家庭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德国经济、社会结构和阶级构成的变化研究”(09BSS016)
【分类号】:K516.5
【正文快照】: 本文所述的社会现代性或现代化指的是社会方式上的现代,具体指社会中人员状况、结构及其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与技术等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虽有联系,但并不直接相关。就社会方式而言,一个社会现代与否,在其人口状况、家庭组成、教育、职业、收入、社会差别、社会保障、生活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涌;;试论“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文化关联[J];武陵学刊;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以史为鉴——读《融入欧洲——二战后德国社会的转向[J];社会观察;2005年12期
2 路阳;;《华人族群及与德国社会的整合》出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年01期
3 青木;在德国感受“意外”[J];少年文摘;2004年02期
4 晏可佳;;让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J];世纪;2007年04期
5 谢宁;从热点词汇看德国社会——2004年德国十大热点词汇介绍[J];德语学习;2005年01期
6 何亮亮;;不出场的主人公[J];读书;1984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立;顾建键;;德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独特经验及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案例1 柏林“餐桌组织”[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文史哲;从“狩猎规范”看德国社会治理[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2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结构改革为何迟缓[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晓林;发展中小企业已成当务之急[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杨晴川 王R,
本文编号:1022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02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