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希腊化科学衰落探源:以明清之交西学为参照

发布时间:2017-10-13 03:18

  本文关键词:希腊化科学衰落探源:以明清之交西学为参照


  更多相关文章: 希腊化 古代科学 希腊科学 西学 晚明 阿拉伯科学 科学的衰落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明清之交西学与希腊化晚期至元首制帝国初期希腊化科学的境遇,并通过阿拉伯科学的旁证表明,古代科学的昌盛需苛刻条件的汇集,衰落却只是区域政治演变的自然结果;由于这种演变在工业革命前的各文明区总是周期性地发生,因而,除非有特殊机缘,科学在某地区持续发展殊不可能。希腊化科学的衰落正是文明区政权更迭过程的正常反应。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希腊化 古代科学 希腊科学 西学 晚明 阿拉伯科学 科学的衰落
【分类号】:K103
【正文快照】: 0希腊化科学的衰落:研究回顾前2世纪后,希腊化科学趋于衰落最直接的表现是繁盛一时的学术共同体萎缩、消亡,笔者已通过两个时代的文本对比加以揭示。[1]对此,学者从多角度尝试解释。在此只能列举几部科学史或希腊化史专著的观点以窥一斑。其中有的将希腊化科学与罗马科学混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庞乃明;;国际政治新因素与明朝后期华夷之辨[J];求是学刊;2008年04期

2 杨泽忠;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过程[J];数学通报;2004年04期

3 席文;;为什么《授时历》受外来的影响很小?[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01期

4 江晓原;;试论清代“西学中源”说[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年02期

5 毛丹;江晓原;;希腊化科学衰落过程中的学术共同体及其消亡[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祚鹏;;浅议《聊斋志异》三教合一的天道观[J];蒲松龄研究;2007年01期

2 魏世民;;桐城派理论的发展和最后总结——论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徐雪梅;佟大群;;清代安徽布政使、按察使族籍考——《清代职官年表》考订[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4 阮ho;;浅析《三言》中的婚恋题材作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俞香云;;袁宏道“趣”论的自然主义误区——兼与张少康先生商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程志强;海瑞与张居正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郭淑新;余亚斐;;化宗教文化为人文文化——孔子“鬼神”观探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梅碧波;;论“三言”中的士人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9 崔显艳;;贾政形象诠释的儒家文化之矛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10 王艳照;;痛并幸福着——陶渊明和他那个时代的二律背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雅晶;;清代完颜氏和素事迹考[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崔军伟;;清代纪传体国史纂修与皇权掌控[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曹虹;;清代帝王训诰与文统理念——桐城派开宗传衍背景的一个考察[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崔军伟;;清代皇权与国史纂修[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建军;;“慨然思复三代庠序之法”:许衡的教育追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东海;;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9 苏奎;;四川三段式神仙镜的西王母图像考察[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志学;徐学初;;梦想与现实:关于四川汉画社会成因的再思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月英;《韩非子》法治精神及其文学表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智慧;《豆棚闲话》与“三言”叙事艺术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东林;;数学史:从辉格史到思想史[J];科学文化评论;2011年06期

2 沈定平;瞿太素的家世、信仰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中国史研究;1997年01期

3 李兆华;简评“西学源于中法”说[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06期

4 李醒民;;关于科学与价值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克礼;阿拉伯科学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J];世界历史;1984年02期

2 黄跃庆;刘奕;;中世纪阿拉伯科学文化的源流及影响[J];阿拉伯世界;1990年03期

3 贺圣达;中世纪西欧人对阿拉伯著作的翻译[J];思想战线;1981年04期

4 谢南斌;蓝祥龙;;中古时期阿拉伯教育与东西方文化交融[J];现代哲学;2009年02期

5 吴长春;阿拉伯文化传播到西欧的途径[J];世界历史;1987年03期

6 蔡建霞;;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地理学的贡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孙锦泉;中国造纸术对8-11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8 杨言洪;大马士革阿拉伯语学会[J];阿拉伯世界;1987年03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平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欧洲和阿拉伯科学的交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罗俊;紫禁城如何对决一千零一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放;阿拉伯科学与翻译运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2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022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