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犹太人的德国认同
本文关键词:魏玛共和国犹太人的德国认同
【摘要】:魏玛共和国犹太人在政治、文化和宗教生活方式上都表现出高度的德国认同。德国犹太人的这种国家认同既有重要的历史基础,也是现实的需要和客观环境压力的结果。魏玛共和国犹太人的德国认同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犹太教、犹太文化限定于宗教和文化的而非民族的层面,从而减少其与"德国国家认同"的冲突;二是强调犹太人与德国主流民族、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紧密关系。犹太人的德国认同对其族群产生了重要影响:犹太族群中发展出了对东方犹太人的歧视;排斥犹太复国主义;低估反犹主义的危害,以致对大规模地迫害、屠杀犹太人缺乏预见性等。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魏玛共和国 德国犹太人 德国认同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德国通史》”(13&ZD1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516.43
【正文快照】: 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犹太人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德国犹太人问题的关注焦点大多集中于反犹主义,以及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鲜少以犹太人为出发点来考察他们对于德意志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这就让许多人产生一种偏离性疑问,即德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从阳;;美国与魏玛共和国初期的赔偿危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2 赵骞;;国内魏玛共和国研究的开创之作——读《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曾瑞琪;;动荡和灾难不是没有根源——评昂耐尔·理查尔《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4 张喜庆;市政当局的“行动主义”与魏玛共和国对复兴的追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5 陈从阳;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民主政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戚骥;;论魏玛共和国的终结[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7 陈从阳;吴友法;;拥抱与抗拒——美国大众文化在魏玛共和国[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梅祖蓉;马敏;;制度转型的多样性因素及关系分析——魏玛共和国和联邦德国民主试验的经验比较[J];史学集刊;2007年02期
9 高宇祥;;浅析魏玛共和国时期民主保障制度的缺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肖汉森;;魏玛共和国初期对外政策略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从阳;;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生产合理化运动[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雅华;文化与文明之争[N];学习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从阳;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辉娟;论魏玛共和国的终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卢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妇女[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焦文明;魏玛共和国初期的东西方外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娟;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妇女社会生存状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继成;魏玛共和国的国民心态与纳粹的崛起[D];四川大学;2007年
6 阿琳娜;二战后到统一前联邦德国民主重建[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8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02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