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与成败:奥斯曼帝国改革的深水层
发布时间:2017-10-15 08:42
本文关键词:细节与成败:奥斯曼帝国改革的深水层
更多相关文章: 奥斯曼帝国 西化改革 权力滥用 恢复“常识” 破旧立新
【摘要】:奥斯曼帝国的西化改革,若简单地以改革结果论成败,就忽略了改革的复杂性。有几个细节问题应当弄清楚:勇于革新的政治人物值得尊敬,但他们自身也腐化,也滥用权力;最高统治者改革的动机是维护权力而不是为民众的福祉,改革宏愿与统治者的私利并不一致;在早期改革阶段,军事和政治改革只是恢复到基本的管理常识,后来的改革才破旧立新或另起炉灶;对于奥斯曼政府的改革,西方国家有"干预"之嫌,也有"帮助"之意。这些细节问题足以说明,一个日渐衰落的多民族大帝国消除内忧外患的努力,涉及诸多因素。很显然,改革派官员任人唯亲,排斥异己,不利于净化官场风气。由于改革者掌握了实权,他们能够操纵素丹废立,又促使素丹想方设法集权。这样,以违规的方式试图建立规则,新规则不可能真正建立。奥斯曼素丹关心他的臣民,但真正关心的是"臣民是否对素丹忠诚"。一些欧洲大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而"帮助"奥斯曼帝国,是不希望看到这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大帝国迅速崩溃,引起欧洲大国在近东展开争夺。从根本上说,奥斯曼帝国行政管理中的腐败,已是积重难返。持续数十年的改革使帝国的经济、教育、军事等领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政治格局和官场规则没有改变。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奥斯曼帝国 西化改革 权力滥用 恢复“常识” 破旧立新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奥斯曼帝国政治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6ASS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374.3
【正文快照】: 奥斯曼帝国的西化改革,常常被当作落后国家自强革新失败的例证。事实上,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是明显的。从1792年至1876年,改革是逐步扩展也不断深化的。起初引进西式武器和西方军事技术,后来深入到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扩展到司法、管理、税收、社会习俗各个方面。1878年之后,
本文编号:1036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03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