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作为思想志向的《开罗宣言》:中日海岛冲突背景下美国对中、日态度转变之应对依据

发布时间:2017-10-17 09:38

  本文关键词:作为思想志向的《开罗宣言》:中日海岛冲突背景下美国对中、日态度转变之应对依据


  更多相关文章: 《开罗宣言》 态度 国家利益 法律效力 思想志向


【摘要】:20世纪40年代签订的《开罗宣言》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饱受日本侵略苦难的国家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文件肯定了台湾和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作为主推动者之一的美国却基于其自身利益的需要,随意打破战后新秩序,与日本单方面媾和损害中国的利益。本文基于美国对《开罗宣言》的态度转变,分析了其主要原因;指出在当下中日海岛争议冲突不断的背景下,凸显《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解读与运用作为思想志向的《开罗宣言》是扭转美国对中、日现实解释及态度的关键。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开罗宣言》 态度 国家利益 法律效力 思想志向
【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编号:20145037)
【分类号】:K152
【正文快照】: 一、《开罗宣言》前后美国对中、日态度的变化(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确定了美国的开罗设想1943年11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转折时,中英美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会晤,并在26日对《开罗宣言》的内容达成了共识。但基于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莉;;孤立主义势力对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廖宣力;;论英国对日绥靖政策[J];国际政治研究;1990年01期

3 赵洪伟;;战后美国远东战略演变与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相关性[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斯卡拉皮罗;;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J];政治研究;1985年04期

5 俞力莎;王珑琨;;《旧金山和约》出笼始末[J];报刊荟萃;2013年01期

6 葛勇平;《开罗宣言》及其拘束力——写在《开罗宣言》签订60周年[J];河北法学;2004年06期

7 张赛群;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魏楚雄;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J];世界历史;1987年05期

9 蔡玉民;经济因素在美国对日政策中的作用(1937—1941)[J];世界历史;2001年03期

10 赵志辉;开罗会议新论[J];世界历史;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强;;美苏冷战与中国内战的关系——中国内战结构性原因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安成日;李金波;;试论二战后美国托管冲绳政策的形成(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勇;;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轨迹[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纪亚光;;论抗战胜利之初中国的政治格局[J];党的文献;2010年03期

5 郭又新;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3期

6 章百家;中共对外政策和新中国外交史研究的起步与发展[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5期

7 张明亮;;《旧金山对日和约》再研究——关于其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处理及后果[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1期

8 郭永虎;;尼克松政府对中国钓鱼岛政策初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2期

9 金莹;;从适用范围问题看“日台条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李少杰;;略论尼克松政府对日本政策的转变[J];法制与社会;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左双文;朱怀远;;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海波;“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中国与国联的交涉[D];吉林大学;2011年

4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张蕾蕾;社会身份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周怡;渔业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任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侯明;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1947-1972)[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雄;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亚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綦晓旭;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中的“政经分离”原则(1952-1964)[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广峰;战后国际格局下的琉球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崔吉燕;钓鱼岛归属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魏墨驰;同盟与话语权[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霞;浅论钓鱼岛的领土主权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詹丹凤;南海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孙泽鑫;“9·11”事件以来美日同盟关系及其走向[D];辽宁大学;2011年

8 王兴全;中国新闻界对国联调查团及其报告书的评价[D];辽宁大学;2011年

9 郭晨曦;钓鱼岛争端及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周媛;赫尔利使华时期蒋介石与美国在国共谈判中的合作与分歧[D];安徽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家玉 ,孙茂庆;钓鱼岛百年风云[J];党史纵览;2003年07期

2 周启朋;张伯伦政府的东方慕尼黑政策[J];世界历史;1985年05期

3 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J];世界历史;1987年04期

4 韩永利;关于二战期间中美战略关系及中国抗战地位的研究述评[J];世界历史;2003年05期

5 牛军;战后初期美苏国共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斗争[J];近代史研究;1987年01期

6 章百家;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J];近代史研究;1993年05期

7 鹿锡俊;蒋介石的中日苏关系观与“制俄攘日”构想——兼论蒋汪分歧的一个重要侧面[J];近代史研究;2003年04期

8 戚其章;日本吞并琉球与中日关于琉案的交涉[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9 吕一燃;历史资料证明:钓鱼岛列岛的主权属于中国[J];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04期

10 王韵华;1937——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J];历史教学;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1048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048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