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前夕蒋介石对待美日谈判的态度——以《蒋介石日记》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太平洋战争前夕蒋介石对待美日谈判的态度——以《蒋介石日记》为中心
【摘要】: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日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谈判。在美日谈判的初始阶段(1941年4月至7月),蒋介石认为美国希望与日本妥协实属"可痛"、"可叹",但推动美对日经济制裁;在日美和谈恢复阶段(8月至10月),蒋介石"思之愤慨",但充满信心,认为不必担忧美国出卖中国,主动权"操之在我";在日美和谈的最后阶段(11月至12月),蒋介石反应十分激烈,阻止了美国对日妥协方案。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蒋介石 美国 日本 妥协
【分类号】:K152
【正文快照】: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日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谈判。美国试图通过谈判来缓和与日本的尖锐矛盾,避免美日战争。在这场谈判中,学术界对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态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1,但有欠深入,未能弄清蒋介石心态、情绪、态度等变化过程。本文以《蒋介石日记》为中心,重点考察蒋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坤泉;重庆国民政府与1941年的美日妥协谈判[J];史学月刊;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乾;;论1941年中国政府及舆论对美日谈判的反应[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黄英,倪宪章;新中国成立后党在不同时期对国际环境的判断与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3 王立新;张晓霞;;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东亚政策述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刘宝东;;民族主义勃兴与司法主权重构——民国北京政府废除领事裁判权的外交努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李宏敏;;试析二战前期苏日没爆发战争的原因[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雷亚旭;;“DIXIE使团”及其对中国政局的影响[J];沧桑;2009年02期
7 戴小江;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选择[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王小民;;二战期间中英在反攻缅甸问题上的分歧与斗争[J];东南亚研究;2006年05期
9 史习培;论抗战时期中国收复台湾的斗争[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04期
10 赵文亮;20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苏联卫国战争前夕外交政策的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珂;;中国学者对建国前后中共对美政策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仇华飞;朱振娟;;论诺克斯计划的得失[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3 石源华;;论开罗会议后国民政府结束战争的准备[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4 周乾;;太平洋战争前夕蒋介石政府对美日秘密谈判的反应[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5 章百家;;中国为抗日寻求外国军事援助与合作的经历[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曹嘉涵;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迪香;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区军政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北根;1919至1921年间英国与北京政府的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单冠初;南京国民政府收复关税自主权的历程[D];复旦大学;2003年
8 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周斌;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观念及其实践活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尹淑艳;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平;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与“孙立人事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喜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3 连星星;美国广州领事报告与早期中美关系(1784-1844)[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振华;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之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幸言;中美关系的演变对越战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薛新坡;新世纪中美能源合作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马龙;论从“九一八”到珍珠港事件时期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万云霞;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研究(1941年-1945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丹;抗战后期中共与美国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念传;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活动与影响探析[D];辽宁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江;;怎样看美日谈判[J];世界知识;1941年13期
2 沈志远;;怎样观察美日谈判?——对我有害抑有利?[J];世界知识;1941年13期
3 韩幽桐;;美日谈判的前途[J];世界知识;1941年13期
4 ;日本的西进[J];世界知识;1941年14期
5 梁式文;;冻结资金与美日谈判的发展[J];世界知识;1941年14期
6 周方鸣;;美日谈判风格比较[J];国际问题资料;1986年22期
7 吴荣宣;;论1941年美日谈判[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3年01期
8 王建朗;1941年美日谈判美国草案中有无停止援华条款——兼述美方两个提案的演变[J];近代史研究;1997年03期
9 乔木;;大扺和小扺[J];世界知识;1941年13期
10 张弼;;我们不能存着幻想[J];世界知识;1941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旭颖;美日谈判成果十分有限[N];国际商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新国;扩张与依附[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3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05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