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天下”传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及演变趋势——以政权建构与族群聚合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东亚“天下”传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及演变趋势——以政权建构与族群聚合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东亚 政权建构形态 传统王朝政治格局 演变趋势
【摘要】:通过对东亚"天下"的范围、政权建构与族群凝聚的主要形态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作者认为由于没有来自域外势力的影响,近代以前东亚"天下"传统政治格局形成和演变基本是在传统王朝尤其是以中国中原地区为中心的王朝主导下进行,在政权建构和族群凝聚上呈现区域内自然凝聚的状态。近代以后,兴起于西方的近现代民族国家理论传入东亚地区,在将东亚地区的政权建构和族群凝聚引向主权国家的同时,也推动了东亚"天下"格局的演变,东亚地区完成了由传统王朝政治格局向近现代国际关系的转变。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关键词】: 东亚 政权建构形态 传统王朝政治格局 演变趋势
【分类号】:D831;K31
【正文快照】: 东亚“天下”政治格局或称之为东亚国际关系①是国内外学界关注巳久的话题,有学者从礼仪制度方面进行解析,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②可以视为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有学者从以中国为中心的政治和朝贡关系方面进行解析,费正清《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③滨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J];地理学报;1935年02期
2 李方;;怛罗斯之战与唐朝西域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1期
3 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王文光;;《汉书》、《后汉书》民族列传与汉代边疆民族历史的文本书写[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04期
5 李元晖;李大龙;;是“藩属体系”还是“朝贡体系”?——以唐王朝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社林;;云南文化的艺术地理考察[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刘德钦;马维军;;基于属性归纳的人口空间分布规律挖掘[J];测绘科学;2008年S2期
3 刘盛和;中国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的成因探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4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5 汪晓鹏;王英强;;三条人文分界线古今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熊理然;成卓;李江苏;;主体功能区格局下中国人口再布局实现机理及其政策取向[J];城市;2009年02期
7 刘艳华;徐勇;刘毅;;20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增长及时空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8 党安荣;;人口密度分级的一般原则与定量标准的探讨[J];地理科学;1990年03期
9 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0年02期
10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史文中;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及其空间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相娜;;探索古镇保护与开发之路——以瑷珲古镇保护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栾贵勤;齐浩良;;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杜文玉;;隋唐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及其特点[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4 卜风贤;;历史农业灾害风险评价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5 姜涛;;近代中国人口研究刍议[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6 龙瀛;;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2000-2010[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徐诗举;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用建;艰难的变迁:抗战前十年中国西部工业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陈楠;基于GIS的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赵常兴;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冯浩;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研究: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于新娟;长江三角洲棉业外贸及其影响(1912—1936)[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仲高;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地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龙;突骑施汗国的兴衰及其与周边政治势力的关系演变[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英安;中国人口密度模拟、误差分析及其软件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迎春;唐代汉文化西传西域与东传日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叶锋;萨珊朝波斯与唐朝和大食政治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楝子;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中人口空间分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6 安乾;地域文化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王亚茹;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人口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卜婷;丝绸之路西段工商业城市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崔亚楠;三峡库区移民进程中的动态人口分布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朱叶;唐朝西域防御体系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仁安;《汉书》、《后汉书》倭人记事考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2 李金明;;明朝中琉封贡关系论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杨军;;东亚封贡体系确立的时间——以辽金与高丽的关系为中心[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4 舒仁辉;范晔《后汉书》史论探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5 李大龙;西汉派往西域的使者述论[J];民族研究;1990年06期
6 柳岳武;;中国传统宗藩体制述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力之;《史记》、《汉书》、《后汉书》注札记[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谢晓丹;;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探讨两汉时期中印交流[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陈尚胜;;试论清朝前期封贡体系的基本特征[J];清史研究;2010年02期
10 曹德全;《后汉书》、《三国志》中《高句丽传》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燕宁;鸦片战争后清王朝政治衰败实质探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2期
2 杨文炯;樊莹;;清代西北“回民义学”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孙祚民;;论让步政策[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言非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美国的王朝政治愈演愈烈[N];世界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越;权力失控与晚清王朝政治的解体[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4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074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