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社会与“大屠杀”的国际认知
本文关键词:犹太社会与“大屠杀”的国际认知
【摘要】:二战结束后的70年间,犹太人社会与以色列国家坚持赔款原则,分期分批兑现德国赔款;大力抢救大屠杀证物、完善大屠杀档案;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大屠杀教育,以设立纪念日等方式保存历史记忆,使之成为一种培养文化认知与教育认知的国际性话语,也对德国的反省与悔悟形成了极大的外部推力。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大屠杀 犹太人 德国赔款 大屠杀教育
【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批准号:2013-CXTD-01)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的成果
【分类号】:K153
【正文快照】: 1933—1945年间,纳粹德国屠杀了600万犹太人,掠夺了总价值为140亿美元的犹太人资产,1这场被称作“大屠杀”(Holocaust)的空前浩劫从此载入了人类史册。战后初期“大屠杀的内疚蔓延于整个世界,无论是施暴者、旁观者还是幸存者都乐意选择沉默,但道义与良知的力量很快战胜了怯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艾仁贵;;亚德·瓦谢姆纪念馆与以色列国家记忆场所的形成[J];史林;2014年03期
2 张倩红;;战后德国史学界对纳粹大屠杀罪行的反思[J];世界历史;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仁贵;;“Shoah”的词源、内涵及其普及化——一项语义社会学的考察[J];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百陆;文畅;;“大屠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历史;2006年06期
2 程小牧;;大屠杀的光影切片[J];书城;2007年04期
3 Peter Carrier;伍迅;;回忆德国纳粹时期的大屠杀[J];史林;2011年02期
4 张林艳;;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背后的真相[J];文学教育(上);2011年02期
5 ;日军在东南亚实施的大屠杀[J];人民文摘;2014年03期
6 夏阳;;暴力狂热:猫的大屠杀[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05期
7 曼菲尔德·海宁森;王山峰;;大屠杀与记忆:战后德日两国对战争的反思[J];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04期
8 徐新;;论犹太人铭记大屠杀的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9 俞天颖;大屠杀,盟国为什么没有及时制止?[J];世界博览;2005年04期
10 王宝民;;从恐犹症到大屠杀——《德国反犹史》[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何洪泽、邹德浩;联大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N];人民日报;2005年
2 Hanna Yablonka 本古里安大学历史与以色列研究所教授;从以色列视角看二战结束65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上海社科院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与反犹主义的消解[N];解放日报;2012年
4 郭长刚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纳粹大屠杀”教育的开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来自晚辈的倾听[N];南方周末;2012年
6 余帆;奥地利的反思[N];河南日报;2000年
7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历史不能忘记[N];光明日报;2000年
8 葛小瑜;狭隘与极端只会将人类拖入灾难[N];解放日报;2005年
9 金一南;胜利庆典中的思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10 张旭鹏;电影与历史[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相征;关于以色列纳粹大屠杀教育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史今;大屠杀纪念馆在美国大屠杀教育中的角色[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万敏;从独特性到普世性[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包丽丽;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冯志明;坎坷的民族和解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林梅玉;犹太社团—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主要推动力[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潘明慧;东西方在大屠杀时期对犹太人的态度[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朱祥;试析1915-1917年亚美尼亚大屠杀及其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9 余发琼;二战期间美国犹太社团面对纳粹屠犹的困境[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苏德祥;关于贝尔森集中营审判案的若干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5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12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