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复苏的历史根源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17 11:18

  本文关键词: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复苏的历史根源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战后日本 右翼势力 历史根源


【摘要】:安倍政府在2012年再次当选日本首相后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蛮横态度与其本人在修宪扩军以及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的一意孤行,是右翼势力在政府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具体表现。随着其强行解散众议院并再次组阁成功,日本保守势力在政府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日本右翼势力并非现代政治的产物,其对日本政治及其外交政策造成的恶略影响由来已久,且原因错综复杂。因此,考察右翼势力在二战结束后的扩张历史,对于我们进一步看清日本政治外交与国家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从历史角度入手考察战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原因,探究日本政府在二战结束后右翼势力的扩大与军国主义逐步复苏的原因进行剖析,深入了解日本右翼自战后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历史根源与依据。
【作者单位】: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系六队;
【分类号】:K313.5
【正文快照】: 日本右翼的定义为了解日本右翼由出现到兴起的历史渊源,我们首先必须对其性质进行清晰地定位。根据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金熙德研究员对其的定义来看,从狭义上说,日本右翼是指日本街头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法人组织;从广义上讲,日本右翼指的是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是指日本保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晓光;日本右翼思潮与右翼团体史考[J];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国梅;;论里根政府的对日军事政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陈静静;张英姣;;美日同盟的出现与冲绳问题的产生[J];东北亚论坛;2011年01期

3 苏若林;唐世平;;相互制约:联盟管理的核心机制[J];当代亚太;2012年03期

4 石晶;;二战后日本右翼政治思想及其危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5 邓仕超;冷战后日本“自主外交”的发展及其对东亚合作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5年03期

6 李少杰;;略论尼克松政府对日本政策的转变[J];法制与社会;2011年15期

7 李寒梅;关于“教科书问题”与日本社会思潮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4期

8 李加洞;;朝鲜战争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冷战性分析[J];东疆学刊;2014年02期

9 李方阳;;《冲绳札记》与大江健三郎的历史观[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10 祝曙光;张建伟;;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移民问题与日美关系[J];世界历史;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昭奎;;日本如何走向战败[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111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海波;“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中国与国联的交涉[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赵毅达;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云南大学;2012年

4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钮维敢;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瑜;旧金山对日媾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刘咏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与日本劳资关系的重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段永富;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研究(1931-1941)[D];吉林大学;2010年

9 田野;战后日本赔偿外交研究(1945-1977)[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惠春琳;美国公众舆论对美国东亚政策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涛;日本黑龙会在华活动及影响述略[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庞引;转型中的日本对外经贸关系[D];外交学院;2011年

3 李微;重大危机下的日美同盟[D];外交学院;2011年

4 杨栋;夏威夷日本移民研究(1885-1945)[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陈雷洋;肯尼迪政府对日安全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王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日美谈判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文宇;中日民间外交的肇始[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卞远;日美同盟的演变及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温一冰;冷战结束后日本对台政策的调整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9年

10 周琪;冷战后日美同盟的发展及原因分析[D];青岛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英;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原因[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田富;论右翼势力在20世纪末日本社会逐渐右倾化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高青松;;美国战后政策对日本右翼势力泛起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4 孙立祥;;日本右翼势力支持“台独”的原因剖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陈院;;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兴起原因的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孙立祥;论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原因[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6期

7 林晓光;周彦;;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研究[J];世界历史;2007年02期

8 袁咏红;王俏蕊;;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合流及反响[J];江汉论坛;2013年04期

9 任景国;;日本右翼势力暗流涌动[J];报刊荟萃;2010年12期

10 新文;“对日本右翼势力所作所为的思考”学术圆桌会综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进山;;日本右翼势力及其对日本内外政策的影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 中国社科院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如何认识战后日本右翼势力[N];中国国防报;2010年

2 新华社驻外记者 杨敬忠 李国荣 刘敏 应强 刘凯 康逸 王昀加;欧洲极右翼势力重新抬头[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曾强 ;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分析与批判[N];浙江日报;2005年

4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实习生 朱文婕;极右翼势力抬头 欧洲改革箭上弦[N];南方日报;2011年

5 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政部 史少博;日共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的策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记者 亦卓;深入分析日本右翼势力的走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刘庭华;日本右翼势力为何猖獗[N];学习时报;2012年

8 张进山;日本右翼势力对日本内外政策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高胜寒;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N];华夏时报;2001年

10 潘文军;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奇谈怪论[N];人民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永羡;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兴起与危害[D];新疆大学;2004年

2 郭鹏彬;日本新右翼势力兴盛的原因探析[D];外交学院;2014年

3 施清秀;论日本新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郭翠萍;论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及其历史文化原因[D];山西大学;2005年

5 王维虎;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与中日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95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195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