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好太王时代高句丽地方统治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13:04

  本文关键词:好太王时代高句丽地方统治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句丽 好太王 地方统治体制


【摘要】:好太王时代是高句丽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因此地方统治制度也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意义。其制度安排包括:在相对稳定的征服地区,基本上以一座中心城邑为镇城,派出"守事"加以统辖。至于城邑以外的广大地区,应该主要是当地的被征服土著民户,往往以"谷民"称之。只有新"略来韩秽"地区,由于百济时代的经营,而形成"城-村"体制。在旧辽东、玄菟、乐浪地区,修建山城,并沿用了部分汉魏旧城,基本形成重要军镇对附近平地城、小城的统辖格局。在旧五部核心区,曾一度试图恢复五部体制,但是,随着兴起于征服地区、军事对峙地区的"城-谷"制的发展,王权对城的直接支配日益成为主流;而五部之民被派往各地城邑戍守,则进一步加剧了部落民的离散。因此,五部体制走向衰落。当然,在城、谷的基层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千(小兄)-百(百头)-十"的半部落半行政的民户管理体制。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分类号】:K312.31
【正文快照】: 目前学界普遍把高句丽的政治制度发展分作早晚两个阶段研究,其转折正在好太王时代1。就地方统治制度而言,早晚两个阶段的基本面貌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揭示,然而对于转折期的好太王时代的情况却较少讨论。武田幸男先生在所著《高句丽史与东亚——“广开土王碑”研究序说——》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龙;;试论十六国时期前燕的人口管理[J];东北史地;2008年04期

2 恩实;;高句丽“使者”、“皂衣先人”考[J];东北史地;2011年05期

3 刘永智;;幽州刺史墓考略[J];历史研究;1983年02期

4 宿白;;朝洰安岳所v|s亩琗筟J];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超;刘爱平;;法国大革命与陈独秀早期思想——兼论第三种革命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2 范恩实;;勿吉兴亡史探微[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3 刘未;;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4 王飞峰;;汉唐时期东亚文化的交流——以人面纹瓦为中心[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5 张碧波;渤海大氏续考[J];北方文物;2001年03期

6 董万];华夷、华夏、汉人在东方[J];北方文物;2001年04期

7 孙进己,孙泓;公元3~7世纪集安与平壤地区壁画墓的族属与分期[J];北方文物;2004年02期

8 梁志龙;高句丽儒释道三教杂论[J];北方文物;2004年02期

9 耿铁华;王莽征高句丽兵伐胡史料与高句丽王系问题——兼评《朱蒙之死新探》[J];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10 苗威;;朝鲜县的初址及变迁考[J];北方文物;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颖;;互联网传播与公共领域——基于中国文明现代化进程语境里的讨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佟士枢;;辽宁高句丽遗址病害分析及加固措施[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李林;;汉魏辽东壁画墓分区与分期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彭大鹏;;农业的地方性特点与治理变革[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5 鲍宗豪;;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6 谷宇;;官绅共治与政务协商——传统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张建新;;当代中国多民族区域的适应性变迁与民族发展[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8 孙泓;;慕容鲜卑迁入朝鲜半岛及其影响[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9 徐鑫;;高句丽中期都城丸都山城宫殿区的功能分区研究[A];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李林;;汉魏辽东壁画墓分区与分期研究[A];美术学研究(第2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林;石室丹青[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丽华;沧源佤族乡村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D];云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苏颖;传播的权力偏向[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程晓云;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农民利益表达与实现途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吴园林;财权·政权·宪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戴若愚;当代中国政治信任道德基础的衰落与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倩;诚与中庸:申时行的政治行为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星海;唐宋富人社会流动与资财流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天放;汉末至东晋初期人口迁徙对辽东地区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10 田蓓蓓;缺失与追忆:简·奥斯丁小说的文化解读[D];云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恩实;;勿吉兴亡史探微[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2 阎海,孙璇;试论高句丽与殷商的文化渊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耿铁华,杨春吉;中原高句丽碑考释[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史念海;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迁徙人口(上篇)[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03期

5 仇鹿鸣;;侨郡改置与前燕政权中的胡汉关系[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04期

6 李爱琴;;十六国时期的户籍制度[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有;;高句丽文化的本质属性和思想渊源[J];学问;2003年12期

2 马大正;;中国学者的高句丽归属研究评析[J];东北史地;2004年01期

3 魏存成;;高句丽政权的建立与发展[J];东北史地;2004年01期

4 张福有;周新博;;集安良民高句丽古城调查纪实[J];东北史地;2004年04期

5 魏存成;;读《高句丽古城研究》[J];东北史地;2004年04期

6 权赫秀;;殊途未必同归 存异或可求真——读中韩学界两部高句丽史研究最新代表作[J];东北史地;2004年04期

7 耿铁华;;高句丽遗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高句丽历史归属问题[J];东北史地;2004年07期

8 秦升阳;高句丽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3期

9 徐德源;高句丽族语言微识录[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1期

10 ;“高句丽文化的历史价值”中韩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彦;;高句丽政权灭亡与民族解体[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2 孙文范;;高句丽史的几个问题[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马一虹;;6、7世纪梲棬部族与高句丽关系考述[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5 张春霞;;高句丽宗教的多元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6 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孙泓;;公元3—5世纪东北亚诸民族·政权的关系研究——以高句丽中期历史为中心[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8 耿铁华;;集安新发现的高句丽碑及其研究状况[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9 楼正豪;;新见唐高句丽遗民《高牟墓志铭》考释[A];唐史论丛(第十八辑)[C];2014年

10 房奕;;高句丽向北魏遣使与相互关系的变迁[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铁华;高句丽历史三大谜团[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记者 谢晓林 王忠先;高句丽文化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N];吉林日报;2004年

3 董学增;二十世纪高句丽古城研究的力作[N];中国文物报;2004年

4 董学增;《中国高句丽史》创新之处[N];中国文物报;2005年

5 邱振刚 余 宁;高句丽,,中国又一个世界遗产[N];中国艺术报;2004年

6 苏秋罗;世界遗产高句丽[N];河南日报;2004年

7 记者 王强;纪念高句丽迁都国内城 (集安)2000周年暨第三届全国高句丽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N];吉林日报;2003年

8 记者 马扬 周长庆 程云杰;高句丽古墓惊现中国最早八卦图实图[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王文库 张士海;高句丽文化探源[N];本溪日报;2012年

10 杨春吉 耿铁华;我国东北历史上的高句丽政权[N];吉林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乐营;高句丽宗教信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士东;从高句丽语看高句丽与周边民族关系[D];吉林大学;2012年

3 熊义民;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黄龙顺;高句丽古墓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5 李大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郑元U

本文编号:1231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231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4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