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情到同盟——美国与中国的抗战
本文关键词:从同情到同盟——美国与中国的抗战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苏联 美国 海军抗战
【摘要】: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动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巨大,它极大地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实力,长期牵制和打击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海军,大大缓解了苏联和英美等国的压力,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并"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它"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因之,"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及苏联、美国等四方面力量在其中各自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彪炳千秋的独特的历史贡献。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赵书刚、侯杰、孙俊杰、胡波等几位从事近现代史研究的专家就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多方面的因素展开探讨,以此作为我们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隆重礼赞。
【作者单位】: 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分类号】:K152
【正文快照】: 多年来,像西方国家普遍低估中国在二战中的重大作用和巨大牺牲一样,中国学者对美国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深度的关注。尽管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件”期间欧美等国出于各自利益关系的考虑而态度暧昧,甚至在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其对华政策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丽敏;;历史上中国官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J];南方论丛;2014年02期
2 项旋;;1926年《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民意测验探析[J];近代史研究;2014年06期
3 张晓东;;国际联盟集体安全机制评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2 阮秋红;辛亥革命与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罗毅;外交系与北京政治:1922-1927[D];复旦大学;2013年
4 代泽华;尼赫鲁时期印度联合国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以林;有质有文 新意迭见——评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J];近代史研究;2004年04期
2 王宗洲;一剪梅·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赴京[J];山东劳动保障;2005年06期
3 杨飞;全海琴;;昙花一现的“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部队[J];党史文苑;2008年13期
4 姬丽萍;邹灿;;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解构的新视角——读崔之清主编《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5 王亚红;;中国国民党党团制度初探(1924-1949)[J];民国档案;2010年03期
6 冯琳;;退台初中国国民党基层设置办法及其产生的问题[J];学习与实践;2011年04期
7 ;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影[J];民国档案;2012年02期
8 潘素珠;梅宏;;浅论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的变迁、特色和启示[J];兰台世界;2012年34期
9 彭明;贺渊;;《中国国民党史》简评[J];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02期
10 李瑗;;中国国民党史学术讨论会综述[J];历史教学;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沛;;中国国民党早期军队政工制度的演变:1924—1928[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秦立海;;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组织演变述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顾荣;;抗战胜利后中国国民党迅速走向衰败原因探析——从政党执政方式的角度来看[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党彦虹;;中国国民党“中常会”演变述略:1926—1945[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建勇;;政治转型以来中国国民党提名制度的演变[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苗青;;合作、斗争与发展: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研究初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孙欲声;;国共两党对民众的态度的比较研究[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宇辰;陈樱;;“失败政党”概念初探——以1927—1949年的中国国民党为例[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9 张春英;;中国国民党与台湾政党政治——蒋经国“政治革新”与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区别[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冯琳;;《中国国民党在台改造研究(1950~1952)》[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力南邋薛希惠 郑长辉;了解历史 维护和平[N];福建日报;2007年
2 ;中共中央电贺中国国民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9年
3 特派记者 杨文平 通讯员 任健 肖丹;中山舰文物首展台湾引轰动[N];长江日报;2010年
4 记者 蒋桂斌;刘君拜会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詹春柏及夫人[N];桂林日报;2010年
5 周治国;促进两地多领域务实交流与合作[N];珠海特区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江芸涵;大学生眼中的川台青年交流[N];四川日报;2011年
7 石培华;是非功过 百年沧桑[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记者 张进;省领导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蒋孝严[N];湖北日报;2014年
9 记者 董芸;魏民洲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蒋孝严[N];陕西日报;2014年
10 孙立极;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冯琳;1950年代初中国国民党改造运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周建勇;中国国民党的适应性转型研究(1980-2008)[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雪松;中国国民党退台后的三次“改造”及其对台湾政治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银芹;中国国民党七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俐俐;中国国民党21世纪党内改革的几个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许娟;政权轮替下的中国国民党改革(2000-2008)[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4年
4 李雪松;论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执政”期间的变化及其原因[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丁洁婷;中国国民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金磊;中国国民党自身变革及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齐继刚;试论中华民国时期美国对中国国民党的政策演变[D];延边大学;2013年
8 左世元;鲍罗廷与中国国民党关系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文秀;论1931年国民会议代表的选举与产生[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丁浩原;台湾地区两大政党候选人选择模式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6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32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