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中若干问题的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1 18:38

  本文关键词: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与美国对华政策(1950~196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北大学》 2011年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中若干问题的分析研究

曾理  

【摘要】:2004年10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正式对外公布了71份与中国大陆有关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来龙去脉:美国对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的国家情报评估(1948—1976)》。这份文件因为其独特的成文背景,对我们了解冷战期间,中情局的运作,乃至美国情报界情报分析的特点,以及在此期间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及其过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通过详细解读中情局对新疆伊塔事件、抗美援越期间的中苏分歧、以及60年代中苏边境问题的情报评估,了解中情局眼中的中苏关系是如何一步步从分裂走向对抗的。本文还试图通过中情局情报评估中的某些疏漏,梳理出美国作出对华缓和的战略决策的过程,以及中情局乃至整个美国情报界在此期间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1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珍愚;试析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田园;美中情局对华绝密档案解密[J];湖北档案;2004年11期

3 沈志华;中苏同盟破裂的直接表现与内在逻辑——对中央情报局“国家情报评估(NIE)”的评估[J];国际观察;2005年05期

4 郭洁;;国际共运与中苏关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评估[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8期

5 李丹慧;20世纪60年代美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对美国情报委员会最新解密档案的分析[J];南开学报;2005年03期

6 张小明;美国对中苏同盟的认识与反应[J];历史研究;1999年05期

7 曲星;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的战略、理论与利益背景[J];外交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沈志华;;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结果[J];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02期

9 贺艳青;;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对中苏分歧的评估[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6期

10 牛大勇;肯尼迪政府是怎样观察和对待中苏分歧的?[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云;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与反应(1958—1963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谦干;;“文革”前17年与新时期反腐败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樊卡娅,朱超南;苏联援华与皖南事变不能构成因果关系[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3 潘正祥,李宇征;从和平外交到革命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外交战略大转变国际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4 王珍愚;试析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5 王海光;;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高层权力的转移:对毛泽东领导权威形成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6 高正礼;邓小平与中苏论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芳;陶富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开创与推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胡安全;;19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张海林;;试论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重学《论十大关系》[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吴仁杰;;苏共二十大与中国沉重的转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云河;;北京工人家庭收支变化研究(1956—1962)[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斯大林问题与中苏关系——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沈志华;;蜜月的隐忧: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5 霍俊明;;“还有什么色彩留在这片荒原?”——1957年的穆旦或一个时代的灵魂史[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6 叶晖南;;新中国军备的现代化进程[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栾景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比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高正礼;;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丁明;;从“正常化”走向“睦邻友好”——1989—1992年中苏(俄)关系简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欧阳雪梅;;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8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红娜;中苏论战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消极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芹伟;中苏同盟破裂原因新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巧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探微[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成小夏;关于毛泽东邓小平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敏;湘潭“四清”运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郑波;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D];湘潭大学;2010年

7 沈赋涵;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龙生;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内在关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尚璐璐;建国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仲春;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苏联因素(1969-1979)[J];党的文献;2002年04期

2 邢和明;朋友加半修正主义者: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1959[J];党史博采(纪实);2005年07期

3 李丹慧;中苏在援越抗美问题上的冲突与矛盾(1965—1972)(上)[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4期

4 李丹慧;中苏在援越抗美问题上的冲突与矛盾(1965—1972)(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5期

5 戴超武;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1954—1962)(连载一)[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3期

6 戴超武;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1954—1962)(连载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5期

7 唐小松;60年代美国对中苏冲突事件的观念演变及其对华政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1期

8 丁明;回顾和思考——与中苏关系亲历者的对话[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02期

9 阎明复;彭真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03期

10 刘志男;1969年,中国战备与对美苏关系的研究和调整[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慧;20世纪60年代美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对美国情报委员会最新解密档案的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程振声;李先念与中苏关系正常化[J];纵横;2000年07期

3 文夫;;走向正常化的历程 中苏关系大事记(1982——1988)[J];世界知识;1989年03期

4 陈伟;;浅谈文化和历史传统差异对60年代中苏关系产生的影响[J];日本学论坛;1990年04期

5 钱其琛;;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前前后后[J];北京支部生活;2001年06期

6 王昌沛;;毛泽东、赫鲁晓夫的个人冲突与中苏关系破裂[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牛军;;“告别冷战”:中国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含义(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年03期

8 张海星;;1960年驻黑龙江省苏联专家撤走后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04期

9 孟兰英;;邓小平“回暖”中苏关系始末[J];党史纵横;2010年10期

10 刘清敏;姜卉;;从中苏关系看党史——访著名冷战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景河;;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世相;;全面抗日战争初期中美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1937~1941)[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丁明;;从“正常化”走向“睦邻友好”——1989—1992年中苏(俄)关系简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栾景河;;《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比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5 汪小平;;中苏关系与台湾问题(1954~1958)[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6 储峰;;20世纪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与中苏两党两国关系述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存宽;;重新评价1945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8 刘存宽;;雅尔塔协定与1945年中苏条约[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9 黄纪莲;;早期中苏国家关系概述(1917~1924)[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陈崇凯;纵瑞彬;;对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考——中外关系史研究状况综述[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董爱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张举玺 夏冰;[N];中华新闻报;2007年

3 夏义善;[N];人民日报;2004年

4 记者 杜恒琪 杨太阳;[N];中国档案报;2009年

5 姚昱;[N];南方周末;2007年

6 马长虹;[N];北京日报;2007年

7 曹鹏程;[N];人民日报;2007年

8 彭娌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焦东华;[N];中国档案报;2004年

10 陈一鸣;[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白云飞;苏联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詹欣;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军事的评估(1947—1976)[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民军;透过“竹幕”看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常昕;从缓冲区到结盟: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的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6 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梁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由来及其职能的演变(1947-1991)[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葱葱;革命之路[D];上海大学;2012年

10 文记东;1949-1966年的中苏文化交流[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理;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中若干问题的分析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2 王利文;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与美国对华政策(1950~1969)[D];吉林大学;2013年

3 韩丁;中苏关系正常化中的美国因素[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罗睿;刘少奇与建国前后的中苏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莉;1949—1959年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D];山西大学;2004年

6 袁玉虎;从中苏关系的演变看“大跃进”的动因(1958~1960)[D];外交学院;2005年

7 王晓云;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与反应(1958—1963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武斌;中国新疆地区的政治变革(1945-1950)[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纪梅;从同盟到分裂[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华德莉;中苏关系研究(1917—1924)[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与美国对华政策(1950~196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61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0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