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苏格兰地区不列颠民族认同问题初探
本文关键词:18世纪苏格兰地区不列颠民族认同问题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大学》 2012年
18世纪苏格兰地区不列颠民族认同问题初探
王慧君
【摘要】:1707年合并法案通过以前,苏格兰的民族认同是在反对英格兰的“帝国和殖民企图”中确立起来的。然而随着合并法案的通过,苏格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政治地位丧失,苏格兰传统的民族认同,即一个在英格兰的觊觎下一直保持光荣独立的国家失去了合理存在的基础。面对英格兰先进文化的冲击,政治民族主义的核心是保持独立与自由,而在日益商业化的社会里,还处于蒙昧阶段的苏格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构起新的民族认同,引入英格兰的商业文明和政治架构,实现文明化。正是在这种理念基础上,苏格兰完成了对政治、宗教、法律以及文化方面的整合,并构建出一种新的民族认同即不列颠民族认同。作为新不列颠政治体的一部分,苏格兰分享了帝国在商贸上的利益,社会发展也有相当的起色,在1730年至1800年间迎来了自己发展的辉煌时代。新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形成仅给不列颠岛内带来了和平、秩序和繁荣,也为英国在18世纪的殖民争霸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打下了基础。然而苏格兰毕竟曾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也是一个从14世纪起就拥有民族认同感的国家,因而仍然保留着很大的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传统。随着英帝国开始走下坡路,苏格兰人对于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也日趋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开始有所发展。不过,苏格兰当前所谓的独立愿望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自主权而已,但其现实的经济、社会状况决定了她还很难离开联合王国,苏格兰有大量的社会问题需要联合王国的帮助。可以说,英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旧处于民族主义时代。 本文第一章介绍苏格兰、英格兰合并的历史背景。历史上英吉利人与苏格兰人之间不但缺少共通之处,反因频繁的战争而产生深重的历史积怨。虽然两国在1603年实现了王位联合,但英格兰与苏格兰仍是两个充满冲突的相互独立的国家。由于共主国王日益英格兰化,凡事必以英格兰利益为先等原因,实际上苏格兰已成为英格兰的附属。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格兰与法国不可避免地成为近代欧洲争霸的两个主角,此时的苏格兰议会已经取代共主国王成为苏格兰的权力中心,英格兰再无法通过王位联合来控制苏格兰的目的。为防止苏格兰与法国再度结盟,英格兰最终选择与苏格兰合并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 第二章主要论述新不列颠民族认同在苏格兰地区的表现。在不列颠民族认同理念的基础上,苏格兰对英格兰的制度与文化兼收并蓄,批判吸收,完成了对政治、宗教、法律以及文化方面的整合,将自身发展置于联合王国的框架之下,从而成为新不列颠王国的一部分。在政治上,苏格兰不再设立议会,苏格兰选派代表进入新的大不列颠议会,对整个大不列颠的事务有发言权;宗教上,尽管苏格兰长老制教会与安立甘宗存在巨大差异,但最后双方还是达成妥协,以法案的形式确保安立甘宗与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在联合王国内共存并相互独立,两者均为联合王国的国家教会。此后苏格兰地区的宗教信仰逐渐走向宽容;法律上,合并之前的英格兰与苏格兰两王国都具有自己的法律。英格兰属于普通法体系,而苏格兰法却属于大陆法体系,并深受罗马法传统影响。经过权衡与相互妥协,苏格兰和英格兰最后在法律问题上达成一定程度的默契,即统一两国的公法,保持两国私法的相互独立与完整。合并后的苏格兰取消了其独立的议会,甚至民事案件的最高审也只能在威斯敏斯特议会听审,从此开始接受英国普通法判例的深切影响,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混合法体系;在文化方面,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历史叙事”为手段,通过把苏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野蛮的”,把“英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文明的”,从而得以在彻底颠覆苏格兰性的基础上确立起对英格兰性和不列颠性的认同,并进而熔铸成18世纪苏格兰的时代精神。在新的不列颠认同中,基于多样性文化和族群的异质性差异的重要性被极度的弱化,而基于普世性“文明”的同质性差别的重要性得到高度的张扬。而从广义上讲,这也是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态,因为它也是以民族的利益为核心,以民族的发展为要务,体现出对民族的深沉的爱,只是在民族发展的路径的选择上不同而已。 第三章主要探讨新不列颠民族认同形成的影响。通过合并与新民族认同的构建,苏格兰则获得了与英格兰及英格兰殖民地自由贸易的权利,并以此为契机,与英格兰一起成为人类历史上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民族。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上的繁荣,“苏格兰启蒙运动”是后人对这一名目之下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结性表达。18世纪的大不列颠,学术思想的重心是苏格兰而非英格兰,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被誉为“大不列颠的雅典”,不仅在知识创新上为自身赢得了后世崇敬的眼光,而且在当时就对欧美启蒙运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过,合并之后的苏格兰仍然保留着很大的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传统,随着英帝国的衰落,苏格兰人对于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也日趋增强。但是,300年的联合王国已经造就了你中有我的现实,而民族记忆中的遥远的恩怨如果没有现实利益的操纵并不会对政局产生实际影响。 最后一章为总结,新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形成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成功范例,它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认真总结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研究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56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毓生;;从苏格兰启蒙运动谈起[J];读书;1993年01期
2 朱焱;;苏格兰独立梦难期[J];南风窗;2007年09期
3 王超;;苏格兰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关系初探[J];求是学刊;2010年04期
4 周保巍;;走向“文明”——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历史叙事”与“民族认同”[J];浙江学刊;2007年03期
5 周保巍;;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道德原则”与“社会变迁”——以“勤勉”观念为个案的考察[J];浙江学刊;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昌切;;现代进程中的民族与国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姜德福;国内学术界对15—18世纪西欧贵族的研究述评(1979—2001)[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汪又菊;;仪式与生存逻辑——从人类学角度解读《红楼梦》中贾府祭祖仪式[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4期
4 吴青松;;失地农民发展社会网络的困境——以南京市郊社区“仙居雅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5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6 朱菊香;方维保;;自传式思维的文学表现——论20世纪安徽女作家的创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方国武;;世俗化的批判性叙事——晚清谴责小说的政治叙事形态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袁苑;周兴国;;高校部分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产生及消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李雄燕;;消费主义语境下的道教生命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10 王璐;罗杰;;探求中国传统精髓文化的世俗化传播方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永生;;民族认同视阈下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3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陶玉霞;;从文化创意到文化重建——乡村游憩未来之路[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郭亮;;维米尔家世考疑:一种文化地图的方式[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孟宪平;;荒野及其在西方风景画中呈现方式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郑丹丹;;女性集体行动与社会空间塑造——以耽美现象及粉丝组织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孟维娜;王毅杰;;困境中的挣扎[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林晓珊;;性别表演与性别认同:城市职业女性香烟消费的情境与实践[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燚;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者丽琼;英国反家庭暴力法律的历史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飞;英国宪政成因的初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柳克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晓慧;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睿;西方发达国家弹劾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河卫;西方人眼中完美的中国形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易方立;跨境民族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俄罗斯民族认同中的政治文化指向[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3期
2 刘付靖;;秦汉社会的民族认同情感试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3 何莺;;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文化、民族认同[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吕建福;;论宗教与民族认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王沛;赵国军;喇维新;;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唐林丽;;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8期
7 翟金懿;;政治认同抑或民族认同——“亚洲和亲会”骨干成员的抉择[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8 熊沛军;;沈从文的苗族意识及在文学中的表现形态[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宋银秋;;语言意识形态与民族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6期
10 李学保;;民族认同、族裔民族主义与后冷战时代的世界冲突[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玉宽;;我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蒋立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庄孔韶;兰林友;;黄淑娉教授学术研究评述[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马川;李晓文;;少数民族个体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的双重性[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春;张文新;;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佐斌;秦向荣;;中国青少年儿童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余治平;;民族认同与核心价值的现代重构——新中国60年与中华未来新路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李向平;;属性与身份的整合——宗教与民族认同资源的社会化路径[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9 徐晓旭;;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人的民族认同[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龙藜;;藏族锅庄舞的教育人类学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魏武 卫敏丽 傅双琪;[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青海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执笔 吴玉敏;[N];人民日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张践;[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特约评论员 党国英;[N];南方周末;2009年
6 周谨平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陈引驰;[N];东方早报;2008年
8 樊红敏;[N];郑州日报;2008年
9 牛锐;[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龚丹韵;[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杨玉;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佟春霞;文化殊异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樊义红;文学的民族认同特性及其文学性生成[D];南开大学;2012年
7 周文;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景梅;西安回族的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海淑;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赵北扬;民族学校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贾英仙;散杂居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教育人类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瑾;民族认同的语用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红梅;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姚静芬;内蒙古西部蒙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的测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黄晓坤;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的培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18世纪苏格兰地区不列颠民族认同问题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8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6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