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某时期国家把法律_《黑龙江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苏俄“新经济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黑龙江大学》 2012年
苏俄“新经济政策”研究
李京子
【摘要】:在军事共产主义不适应新形势的条件下,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它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次大胆探索,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积极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启示意义。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灵活运用,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经验基础,历史价值十分突出。目前的成果大多是通过“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以及通过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推断“新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以及终结的原因,缺乏历史资料的支撑,缺少对“新经济政策”发展过程及真正终结原因的确切研究,多数学者较多强调的是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历史条件,许多论著已分别从当时国内外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方面作了大量分析,然而迄今研究者并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苏联解体后,长期封存的大批档案材料终于可以揭开其本来的面目,还历史一个真相。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态度对待“新经济政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文以俄罗斯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为基础研究“新经济政策”这段历史,目的在于回顾这一段历史片段、审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根源、剖析其失败的原因以及对整个国家的影响,总结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512;F15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冯婧;;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必然性[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伏秀萍,王印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列宁创立新经济政策的启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王力军;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马龙闪;;取消新经济政策原因新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02期
5 薛汉伟,,孙代尧;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6年02期
6 靳晓光;;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姜长斌;;再谈苏联农业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J];苏联东欧问题;1983年06期
8 沈志华;关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断限问题[J];苏联东欧问题;1986年04期
9 马龙闪;试析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J];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03期
10 姜义华;;列宁主义与“战时共产主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靳晓光;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时代定位及现实意义[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改变”的源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红岩;论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历史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王浩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认同性整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6 王晓晔;;竞争法中的自由竞争与公平竞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邵显松;;析哈代小说在传统框架内表现出的超前意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7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黄宇;;论列宁主义党内民主观的中共早期实践及现实启示[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10 范耀登;;论特区政治改革的先行与试验[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秀丽;;理想与现实:解读列宁的社会主义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2 马龙闪;;取消新经济政策原因新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02期
3 李述森;论政治因素与“新经济政策”[J];东岳论丛;2004年02期
4 俞良早;列宁东方理论的精髓及20世纪历史的验证[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5期
5 李浩;列宁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比较[J];改革与战略;2001年06期
6 俞良早;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及其历史命运———也谈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王荣阁;列宁晚年对俄国国情的再认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俞良早;关于列宁晚年的两个重要理论——评“西方列宁学”的观点[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陶林,张伶俐;三代领导核心关于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创新[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吴恩远;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人数考[J];历史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封;;诀别“斯大林 模式”——《一盏明灯与五十万座地堡》阅读札记[J];同舟共进;2000年05期
2 黄宗良;;科学发展观同斯大林模式发展观的比较[J];探索与争鸣;2009年02期
3 刘君;;斯大林模式成因评析[J];青年思想家;1997年03期
4 郑异凡;;斯大林模式的百科全书——《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J];博览群书;1998年09期
5 李冰封;;纪德的真话与斯大林的悲剧[J];同舟共进;1999年07期
6 徐春莲;;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其评价[J];考试周刊;2007年38期
7 刘锋;;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J];黑河学刊;2011年04期
8 陆南泉;;斯大林模式为何被抛弃[J];人民论坛;2011年19期
9 陆南泉;;斯大林战后不思改革的原因[J];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03期
10 彭成刚;;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的历史分期问题初探[J];传承;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振国;汤德森;;斯大林的肃反运动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反思[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効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与宏观整体的和谐性[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効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与宏观整体的和谐性[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姚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发展道路的影响[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5 ;江苏省世界史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6 高正礼;;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蔡金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扬弃[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8 倪稼民;耿志敏;;苏共自身文化建设问题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9 代迅;;论中国当前文学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陈经璋;;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伟大创新[A];百年伟人光百代——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穗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 陆南泉;[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肖 枫;[N];学习时报;2005年
4 朱萍;[N];连云港日报;2007年
5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陈章亮;[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曹普;[N];北京日报;2008年
7 何伟;[N];北京日报;2006年
8 陈之骅;[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何伟;[N];北京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倪稼民;颠覆·建构·话语失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建东;“公共性”视野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鲁军;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执政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伟;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官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梁继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苏共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秦正为;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鹤梅;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吕卉;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斯大林模式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D];延安大学;2012年
2 李楠;中苏关于斯大林问题论战的再思考[D];鲁东大学;2014年
3 罗淇锋;斯大林外交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彭成刚;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的历史考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魏法谱;斯大林及其思想在中国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振军;试论苏联共产党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历史教训[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许丹丹;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8 张桂林;从苏共亡党亡国的经验教训看党的先进性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江东;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李妍;俄罗斯社会转型与法律调控[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苏俄“新经济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6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7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