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从两次世界大战看美国“中立”政策

发布时间:2016-11-29 14:23

  本文关键词:从两次世界大战看美国“中立”政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11年

从两次世界大战看美国“中立”政策

刘伟  

【摘要】:美国作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外交政策对中国及整个国际局势都有很深的影响。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立”政策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中立”是美国从建国初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珍珠港事件爆发,对欧洲战争或纠纷采取的基本政策。“中立”可以使美国能够在欧洲列强的历次争夺战和纠纷中与纷争双方做生意,保证并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是美国在建国短短160多年后发展为世界头号强国的重要因素。“中立”,是美国针对欧洲发生战争(或纷争、争执)时,采取的不介入战争任一方,不与任一方结成政治联盟(包括军事联盟)的外交政策。不可否认,起初,美国实施中立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自身力量弱小,介入欧洲纷争任一方都无异于引火烧身,以至危及自身的安全。事实上,维护并推进对外贸易是美国对欧洲纷争实施“中立”的持久的、内在重要原因。到20世纪初,美国已经初步具备了与欧洲列强直接对抗的实力后,美国对欧洲战争继续实行中立则成为保持行动自由,实现美国经济扩张、谋求世界霸权的手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中立的实施已说明这一点。在美国外交史上,孤立主义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世界大战的两次“中立”实际上是孤立主义的延续。然而这两次中立却各有异同。 全文共分序言、正文和参考文献三个部分。 序言主要说明了国内外学者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中立政策的研究概况,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和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 正文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对中立政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美国中立政策的由来、发展及其终结;第二章从一战初期美国中立的原因、而后美国放弃中立的原因、及其实施和影响的角度来论述一战时期的美国中立政策;第三章从二战初期美国中立的原因及其实施和影响的角度来论述二战时期的美国中立政策。第四章对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中立政策进行对比,以求探索出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亦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71.2;K712.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言9-12
  •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9-10
  • 二、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10
  • 三、理论与实践意义10-12
  • 第一章 美国“中立政策”的历史传统12-18
  • 一、“中立”的出现和发展12-15
  • (一) 中立制度的演变12-14
  • (二) 中立制度的内容14-15
  • 二、美国中立政策的由来15-18
  • (一) 孤立主义与中立政策的关系15-16
  • (二) 中立政策的由来及其确立16-17
  • (三) 中立政策的发展17-18
  • (四) 中立政策的终结18
  • 第二章 一战期间的美国中立18-35
  • 一、一战初期美国中立的原因19-22
  • 二、美国放弃中立的原因22-24
  • 三、一战期间美国“中立”政策的实施24-31
  • (一) 美国的调停外交24-28
  • (二) 美国经济上的“中立”28-29
  • (三) “卢西塔尼亚号”事件29-31
  • 四、一战期间美国“中立”政策的影响及评价31-35
  • 第三章 二战时期的美国中立政策35-51
  • 一、二战前夕美国实施中立政策的原因36-37
  • 二、美国放弃中立的原因37
  • 三、二战时期美国中立政策的实施37-49
  • (一) 九一八事变与美国对日姑息38-39
  • (二)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美国的“中立”39-41
  • (三) 西班牙内战与美国的中立41-43
  • (四) 卢沟桥事变与美国对日政策43-45
  • (五) “帕内号”事件与对日本的经济“中立”45-47
  • (六) 罗斯福为修改《中立法》而做出的奋斗47-49
  • 四、二战时期美国“中立”政策的影响及评价49-51
  • 第四章 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中立政策的比较51-58
  • 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中立政策的相同点51-55
  •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中立政策的不同点55-56
  • 三、二战时期美国“中立”政策的特色56-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3-64
  • 后记6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薛艳萍;论二战前期美国保持中立的原因[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周真刚;从威尔逊到罗斯福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杜朝伟;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的中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 杜若君;;从国际外交上观察美国中立法的修改[J];世界知识;1939年05期

    5 陈璐;;三十年代后期的美国中立政策[J];社科纵横;2007年04期

    6 张俐;天江;;论孤立主义的历史作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7 杨巧燕,张书元;从中立到同盟——二战初期美国对英国政策的转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陈从阳;高永鑫;;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家伟,龚松柏;交通运输与中日甲午战争[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陈从阳;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建交中的经济因素[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3 孔庆山;美国历史上的土地测量制度[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4 唐茂林;李小红;;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工作状况的认识——马克思与雷恩的观点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5 刘小年;;农民工社会系统的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6 刘秀红;美国老年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韩家炳;美国1807年《禁运法案》的代价与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周军;略论1938年美英互惠贸易协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李妍;;论新教之于美国社会的重要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余婷婷;;美国文化的永恒主线——浅谈美国对外扩张的基本特点及表现形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激涛;;预算法:宪法之下的财政基本法——从预算法的修订说起[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赵爱玲;;政府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诉求[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孙碧;;清教主义与美国公共教育制度的起源[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姜天明;;试论卡德纳斯改革在墨西哥历史发展中的地位[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春禄;;联结生产力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企业与市场[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仇华飞;朱振娟;;论诺克斯计划的得失[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7 马勇;;美国移民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勇;;论孙中山政军关系理论的内涵及其政治贡献[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申晓若;杨一帆;;20世纪40—50年代美英对于国际经济霸权的争夺[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董建萍;;三大规律视角下的社会公正问题——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帅;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厚;伊斯兰民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何静;对话外交与冷战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东伟;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辉娟;论魏玛共和国的终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郭玲;基于复杂性范式视角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庆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祎臣;当代中国社会组织自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维;20世纪20年代“门户开放”原则下的美国对华政策[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黄永庆;美国宪政史上黑人民权的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蜀生;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5期

    2 杜朝伟;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的中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杨建增;;浅论租借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4 郑雪飞;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美英伦敦宣言之争[J];史学月刊;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平;;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亚非中立主义国家的政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毕淑敏;;你要不要预知今生的苦难[J];青年博览;2008年06期

    3 毕淑敏;;你要不要预知今生的苦难[J];思维与智慧;2008年24期

    4 董晓舒;;艾森豪威尔主义概说[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11年02期

    6 ;“老虎杨”戴顶“竹”帽子[J];共产党员;2011年05期

    7 孔刚;大众传媒在美国外交中的角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吴晓春;郑伟;;里根时代新保守派外交思想及其影响[J];文史博览;2005年Z2期

    9 汪婧;;中央情报局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评估与美国政府的应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马骏;;1958年印尼内战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政策[J];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新;;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汪段泳;;想象中的帝国与帝国的想象——从“帝国电影”中看美国霸权外交的社会民意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谢慧;;《今日评论》的对美观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4 乔凡诺里;顾卫民;;本笃十五任教宗时期罗马教廷与中国的外交关系[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5 ;埃塞俄比亚的民族问题[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方平;;梁士诒与“洪宪帝制”[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8 崔志海;;关于美国第一次退还部分庚款的几个问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9 王晓德;;西属美洲殖民地的独立与“两个半球”理论的形成[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田丹;;美国为什么总是指责中国的人权?[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姗姗;[N];工人日报;2010年

    2 早报记者 吴挺;[N];东方早报;2011年

    3 王仪忻 国际问题专家;[N];世界报;2005年

    4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赵念渝;[N];文汇报;2008年

    5 孟方;[N];中国国防报;2009年

    6 郭京花;[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本报记者 江玮;[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张喆;[N];东方早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杨子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王■生;[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龙云;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1921-1991)[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莉;伍德罗·威尔逊与国际联盟[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江涛;美国对外关系中的重建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4 刘学政;美国总统与国会的战争决策权之争[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姚百慧;应对戴高乐主义:美国对法政策研究(1958-1968)[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文山;尼克松晚年外交战略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雁;“山东问题”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914-1922[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沈鹏;二战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外区域美国外交决策研究—资源与利益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9年

    9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鸿玺;论美国中亚战略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从两次世界大战看美国“中立”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刘辉;宗教利益集团对美国外交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3 熊萍;21世纪初新媒体对美国外交的影响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4 刘力韻;试论“旋转门”现象对美国外交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2年

    5 刘一舟;邓小平对美国外交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云飞;瑞士永久中立地位和政策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王昶;美国外交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兼论其对中国的参鉴意义[D];外交学院;2001年

    8 李江宁;9·11之后美国对伊斯兰世界公众外交评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李小虎;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理念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蓝茵茵;解读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复兴[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从两次世界大战看美国“中立”政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8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98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